治疗癌症的药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2023年治疗癌症的药)

2023-06-13 12:55:45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治疗癌症的药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2023年治疗癌症的药)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纳米粒子GQD NT。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延长了粒子内的药物在肿瘤中的驻留时间、增强了药物在肿瘤中的穿透性,以极低的药物剂量实现了癌症的长时磁共振成像检测与高效治疗。

而且,由于病灶接受钇微球放疗,活力大幅减少,后继的手术治疗也方便很多,患者总体生存率提高至22个月以上。

结直肠癌--图卡替尼

目前急招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T细胞白血病(T-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间皮瘤、卵巢癌等癌种!

博瑞医药: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首仿上市,用于乳腺癌治疗

BNCT对于弥散性肿瘤具有很强的靶向定位作用,且克服了运动肿瘤定位困难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的CAR-T疗法仅获批了阿基仑赛注射液和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但后续已经有类似产品在跟进。目前对于如何破解“天价”,分析师们畅所欲言。

研发公司:BeiGene USA

就目前来看,BNCT治疗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未来上市后可造福于更多的癌症患者。

这项临床前研究的结果显示,奥雷巴替尼联合检查点抑制剂(CPI)在肾细胞癌的小鼠模型中通过靶向作用于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实现了协同抗肿瘤效应。这种新型联合疗法有望为肾癌患者提供一种可强化CPI疗效的全新策略。

前列腺癌

靶点ROS1:Crizotinib、恩曲替尼

艾伯乐在演讲中表示,在最近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中国政府重申了制定政策以鼓励和保护外资的承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重大挑战,在这一关键时期,各国政府需要更加坚定地贯彻此类政策,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摘要编号:1631

参考资料:

在2021年10月,恒瑞医药宣布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表明,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

药品名称:zanubrutinib(Brukinsa)

药物介绍:谷美替尼是国研的一款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口服强效、高选择性小分子MET抑制剂。已公布的临床数据证实,谷美替尼在MET改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显示了明确疗效。2022年2月17日正式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拟定适应症为“具有MET14外显子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临床前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HYP-2A对Sotorasib和Adagrasib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细胞株具有显著的抗增殖活性,且单药药效显著优于已上市KRASG12C抑制剂与PI3K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效果。

药品信息

药品信息

乳腺癌--DS8201

小编有话说

03

药品信息

铂耐药复发首选全身治疗方案中针对FR-a阳性卵巢癌患者新增了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这一治疗选择;在其他推荐方案中新增了含铂方案,但不用于铂难治疾病,同时也新增了伊沙匹隆/贝伐珠单抗的治疗选择。

2022年6月,信达生物和驯鹿医疗合作的伊基仑赛注射液申报上市,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这是国产首款申报上市的BCMA靶向CAR-T疗法,2023 年有望获批上市。

上市时间:2023年1月26日

血癌--Omidubicel

作为一种“活的”药物,CAR-T疗法与传统药物有着很大的区别。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这个普通“战士”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专门识别体内肿瘤细胞,并高效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与传统的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相比,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幅减轻了毒副作用。

五是饮酒过量或长期酗酒。

钇微球技术是我国药企前几年并购澳大利亚药企后,拿过来并进行创新升级的技术。钇是一种放射元素,国外研究它已有数十年历史,人体试验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2000年前后获批在美国上市。

肿瘤药、罕见病药是此次国家医保谈判关注的焦点。据悉,本次共计24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等20种药品谈判成功。同时,有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2个基本药物被成功纳入目录。备受关注的阿兹夫定片降为11.58元/片/3mg。

ALK 基因融合的发现可谓肺癌精准治疗的典范,克唑替尼作为第一代 ALK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 ALK 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卓越的疗效。

中国人群肺腺癌ALK融合阳性率为5.1%,而我国EGFR和KRAS均为野生型的腺癌患者中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高达30%~42%。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来说,年轻、女性、亚裔不吸烟的患者较易出现ALK基因突变。

1.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布格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24个月,对照组克唑替尼为11个月;

2.研究者评估:布格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0.8个月,对照组为9.2个月;

1. 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布格替尼确认客观缓解率为78%,对照组为26%;

2. 颅内病灶缓解的患者:布格替尼长达27.9个月持续缓解,对照组9.2个月;

3. 无进展生存期:布格替尼为24个月,对照组5.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布格替尼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75%;

4. 一线治疗基线脑转移患者:布格替尼4年总生存率为71%,对照组为44%;与对照组相比,布格替尼降低死亡风险75%。

终于等到了!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

2022年4月28日,辉瑞的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又名劳拉替尼)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这也是国内首款获批的第三代ALK 抑制剂。

根据洛拉替尼治疗中国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仅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接受劳拉替尼治疗,整体缓解率为70.1%,其中完全缓解率11.9%;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颅内病灶的整体缓解率为80.6%,完全缓解率高达52.8%。

接受过其它AL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接受劳拉替尼治疗的整体缓解率为47.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4.8%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颅内病灶整体缓解率为47.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28.6%。

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生率为1%~3%,在肺肉瘤样癌(PSC)中的突变率却高达31.8%。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对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耐药率较高,因此患者预后也较差。赛沃替尼是中国自主原创的高度选择性口服MET抑制剂,一直有望成为我国首款MET靶向药。没想到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控制率达93.4%,国药之光赛沃替尼大放异彩!

中位随访17.6个月的数据显示:在肿瘤可评估的61例患者中,独立委员会(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1/61)。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均为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为93.4%,中位响应时间为1.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3个月。

在所有70例患者中,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42.9%(30/70),疾病控制率为82.9%,中位响应时间为1.4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3个月,其中7例患者(10%)缓解持续时间至少达到了12个月。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8个月,6个月时和12个月时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和31.9%,中位总生存期为12.5个月。

25例肺肉瘤样癌患者中,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40%,中位缓解时间17.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5个月

其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44.4%,中位缓解时间8.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9个月

在既往未接受治疗的28例患者中,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46.4%,中位缓解时间5.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6个月

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42例患者中,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为40.5%,中位缓解时间9.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9个月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31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