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对于肝癌的治疗一般是手术、介入、放化疗以及传统的中医治疗。本文介绍六款传统治疗肝癌的中成药:
(本文发表在第五届恶性肿瘤金陵论坛暨2014年肿瘤学术大会)
一、临床资料
在2159例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肠癌患者中,男性占1325例,女性占831例,平均年龄52.6,病程1个月~5年,平均5.7个月。筛选全部病例均符合WHO(1979)关于胃癌诊断标准。
二、治疗方法
三、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经“健胃去癌散”治疗3~9个月后对改善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体检如胃镜、B超、CT等显示癌块缩小和消失,控制和减少癌症晚期并发症如进食困难,呕吐,吐血,消化道梗阻,恶性腹水,黑便,进行性消瘦,顽固性疼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明显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癌块缩小或消失带瘤生存3年以上。好转:症状缓解,饮食二便基本正常,带瘤生存1年以上。无效:症状无改善,并发症无控制。
2、治疗结果:明显好转:1296例,(60.03%),好转468(21.67%)无效:395(18.29%)。
四、典型病例
1、苏某某 男 42岁 福建省泉州市人。
2、陈某某 女 69岁 江苏省丹阳市人。
3、姚某某 男 69岁 江苏省如皋市人
4、刘某某 男 63岁,江苏省南通市人,
5、杨林娣 女 79岁,江苏省丹阳市人。
6、张某某 男 55岁,江苏省金坛市人。
7、冷某某 女 62岁,江苏省如皋市人。
8、顾某某 男 72岁,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长安镇人。
患者因腹部阵痛,便中夹血伴体重减轻,等。于1999年12月15日在当地医院经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因畏惧手术于1999年12月19日前来就诊,症见贫血貌,纳呆,少饮,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便中夹脓血,肛门灼热,并伴有恶心、胸闷,尿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用:白头翁25秦皮15苦参15黄连10银花25丹皮10赤芍15、三棱15莪术15天花粉12败酱草30蒲公英30厚朴20大黄15党参25黄芪30健胃去癌散12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15剂精神明显好转。原方加减继服60剂,患者饮食二便正常,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嘱其定期复诊,随访至今。
五、临床体会
[1]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2
[2]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0-148
[3]李佩文.中西医临床肿瘤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801-813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1-353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性味功效: 味甘,性平。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
益气止痛类:
此外,还适用于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自带等。
用法用量: 每日6~30g,水煎服。
乙胺丁醇(Myambutol),用于治疗鸟分枝杆菌复合体(MAC)和其他细菌感染
2021年4月,由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经过十年时间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医用回旋加速器正式在医院投入使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医院回旋加速器是高端核医学装备,既可用于PET-CT的癌症早期诊断,也可直接用于癌症的治疗。“我们医院也购入了这台‘绵阳造’的回旋加速器,已经有数百位患者用它进行了癌症诊断,效果非常好。”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蒋涛说。
窜痛
无独有偶,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曾对7项免疫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共纳入了1747名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既包括其他治疗失败后再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也纳入了一些直接一线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结果发现:
处理建议: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是好事?
七味通痹口服液,可祛风蠲痹,补肾壮骨。本方由蚂蚁、青风藤、鹿衔草、千年健、石楠藤、鸡血藤、威灵仙组成。适用于症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肿胀,硬结,晨僵,腰膝酸软,步履艰难,遇寒痛增,舌质淡或暗,苔薄白等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属肝肾不足,风湿阻络证。
临床应用: 近用于骨肿瘤或肿瘤骨转移,还用于肾阳虚衰的各种晚期癌肿患者,并能防止癌转移。
临床应用: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等。
二级预防提倡“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胃癌高危人群,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消化性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等患者,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者,应定期复查,有条件者,对有癌前病变者应通过X线,纤维胃镜和粘膜活检进行监测,一经确诊,尽早争取手术治疗。
斑蝥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味辛寒。主寒热,鬼注,蛊毒,鼠瘘,恶创,疽蚀,死肌,破石癃。一名龙尾。生川谷。”古代斑蝥主要用于治疗症瘕、积聚、恶疮、痈疽等。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第一次明确地记载了斑蝥有治疗乳癌及腹部癌的作用。斑蝥的现代药理研究始于国外,1810年法国药学家Robiquet从斑蝥Lyt ta vesicatoria 中首次提取出斑蝥素粗提物,1914年Gadamer等证实了斑蝥素的结构,1933年外国人观察到斑蝥给药3~4次能使焦油诱发的家免癌瘤消失,证明了斑蝥素其抗癌作用,1953年Gilbert sto rk首次在实验室合成了斑蝥素,由于斑蝥素有一定毒性且合成条件苛刻,人们将研究方向转为了斑蝥素衍生物,发现了去甲斑蛰素、斑鳌酸钠、去甲斑蝥酸钠、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等具有斑蝥素的类似药用价值。复方斑蝥胶囊以斑蝥为主,精选破血消瘀类中药为处方做成胶囊制剂,具有驱邪扶正、消淤散结之效,于2000年前后应用于临床。
组成:夏天无,夏天无总碱,制草乌,希莶草,安痛藤,鸡血藤,鸡矢藤,威灵仙,广防己,五加皮,羌活,秦艽,蕲蛇,麻黄,独活,全蝎,僵蚕,马钱子(制),防风,苍术,乳香(制),没药(制),木香,川芎,丹参,当归,三七,冰片,牛膝。
小金丸源于·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的小金丹,载“治一应流注、痰核、瘰 、乳岩、横 、贴骨疽、善头等症。”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祛湿化痰、温经散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瘰疬、瘿瘤、乳癖及肌肤肿块等,为治疗乳腺增生首选中成药。《中国药典》将其改名为小金丸,后有不同剂型的改造,如片剂、胶囊剂等。其主要的药理成分为生物碱、阿魏酸、雄甾烷-3, 17 二酮等,具有抗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5-HT释放、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 TXA2)的生成、增强前列腺素活性、镇痛、缓解血管痉挛等作用。近年来,小金丸的临床应用也不断扩大,用于治疗包括:乳腺囊性增生病、子宫内膜异位症、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甲状腺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聚合型痤疮等。
用法用量: 打碎后口服。一次1.2~3g,一日2次。小儿酌减。
肝复乐片源于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潘敏求教授(1941.10,湖南浏阳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其在诊治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过程中,根据疾病特点拟定“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的“潘式法则”(后被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六版教材采用),制定了肝复乐的处方。1985 年,潘敏求教授的“肝复方(肝复乐)治疗肝病及肝癌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1991年《肝复方(肝复乐)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卫生部正式批准肝复乐为国家级抗癌新药。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起到保肝护肝、延缓病情、促进肝功能恢复的功效。该药后转让给湖南省冷水江市制药厂,于1997年投入生产。
大黄蛰虫丸源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具有有活血通络, 祛瘀生新, 缓中补虚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改善肾功、保护脑组织、改变血液流变学、降脂、保肝、抗纤维化、促流产以及防止肠粘连等作用。
参考文献:樊碧发,侯丽,贾立群,刘端祺,柳芳,李国辉,李萍萍,李朋梅,李小梅,孙红,孙韬,王薇,吴晓明,吴煜,杨宇飞,杨国旺,杨阳,张艳华,李占东.癌痛规范化治疗中成药合理使用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