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有很强的疑虑、恐惧、愤懑、绝望心理。癌症在大家印象中是绝症,很多患者对治疗带着疑问,对康复缺乏信心。他们对病情估计大多时候都是悲观的,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患者首先希望是医生误诊,总认为可能哪里检查出错;当得到肯定回答后首先感到恐惧,认为得绝症了、没有希望了;再而愤懑,感到很不公平,为什么是我得病;当看到别人治疗效果不理想时,最后绝望了。由于以上种种心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抵触、消极、不配合的行为。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可分为焦虑、抑郁、孤独感三个阶段,在肿瘤患者的整个康复期内,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对治疗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在耳针治疗组,同样由具备资质的医师采用固定穴位,视患者疼痛情况依次刺激双耳的扣带回穴、丘脑穴、零点穴和神门穴逐次施针。
疼痛已成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今年10月17-23日为第19个“中国镇痛周”,今年的主题是“提高疼痛的综合疗护能力”。近日,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疼痛科联合其他多科专家举行的多学科专家联合义诊和癌痛科普宣传活动上,专家指出,大多数的癌症患者都会遭受疼痛的折磨,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一些测试和程序是痛苦的。它有助于在手术开始之前开始疼痛控制。有些药物可以用来帮助你感到平静或入睡。意象或放松等疗法也可以帮助控制与治疗相关的疼痛和焦虑。 了解手术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并让家人或朋友陪伴您也可能有所帮助 降低焦虑。
癌症患者未成年儿女的心理疏导
实际上,现代医学也证明了针刺治疗应用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已将针刺治疗纳入可报销医疗服务之列。而此次《JAMA》杂志披露的PEACE临床研究,更是为针灸治疗癌症疼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证据。
癌痛到底有多痛?
【1粗】——手指变粗
在癌症治疗的时候,由癌症治疗产生的相关性疼痛,如在打升白针之后会引起骨头的疼痛,在进行骨穿或其他手术操作后,会引起患者局部的疼痛。
受传统肿瘤治疗的影响,癌症晚期患者和家属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然顾虑重重。但随着肿瘤患者病情越发多样化、年轻化,肿瘤多学科MDT联合诊疗的推广,刻不容缓。
可以添加其他药物来帮助治疗疼痛。
鼻喷雾:阿片类药物可以鼻喷雾剂的形式给予。
因“呼吸道感染”入院接受治疗的贝利已被转移到医院的“临终关怀”区域,此时贝利的身体对于肠癌治疗已经没有了反应。
因此在适当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向患者如实地介绍病情,已越来越被肿瘤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对患者说明患病的一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及预后,具有针对性地做科学的解释,以消除疑虑和使其安心接受治疗。对患者及其治疗无疑是有利的。
因为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自己。当有人向你诉说生活的艰难时,他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此时的他无法面对困境。比起建议,他更需要的是理解,安慰和陪伴。
疼痛发生的地点或时间是否有变化?
癌症本身就是一种身体疾病,他会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癌症引起的疼痛往往是全身性的,除了会造成侵入部位的糜烂压迫性疼痛之外,其他部位也会受到影响,造成癌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刺激组织神经疼痛,很多情况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肿瘤中心主任 邓艳红 教授
早期筛查至关重要
本期专家
癌痛的感觉让人痛不欲生,癌症患者无需强忍癌痛或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用止痛药物,因为强忍癌痛只会让疼痛感不断加剧,因此面对癌痛一定要积极的治疗而不要忍。如果长期癌痛得不到治疗,会让疼痛敏化变成难治性癌痛,治疗难度加大治疗疗效变差。
由于癌症晚期发生多脏器转移,例如肺脏、心脏、肾脏、颅脑等部位从而引起多脏器的功能衰竭,表现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损害等。病人可能会进入昏睡状态,甚至叫不醒,逐渐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减弱,从而走向生命的终结期。
由化疗或靶向治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手或脚疼痛、麻木、刺痛、肿胀或肌肉无力)。
您的医生将在阿片类药物之前与您讨论副作用 治疗开始,并会观察您的副作用。以下是最 常见的副作用:
一些患者可能会被转介给理疗师(专门从事物理医学的医生),他们可以为他们制定个人计划。一些理疗师也接受过治疗和管理疼痛的程序培训。
对我来说,这都是帮我度过难关的拐棍儿,我总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力量往前走的。
---END---
这种类型的止痛药包括:
姑息
排尿困难:表现为小便难解、小腹胀痛。可使用流水诱导法、热水冲洗会阴部和膀胱区按摩、中医针灸等,若无效可到医院行尿管插管导尿。
临床上,中晚期的癌症患者基本都在遭受中度以上的癌痛,谁都不知道地狱里是什么场景,但在人世间,癌痛袭来时绝对就是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