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癌症包括哪些(妇科癌症筛查都有哪些)

2023-06-12 01:39:42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妇科癌症包括哪些(妇科癌症筛查都有哪些)

女性生殖系统健康与否直接决定其生育能力,但女性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易发生生殖系统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分别来介绍一下这3种疾病。

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有哪些?

对于这部分高危女性,生育后可以切除双侧附件以降低风险,有效预防卵巢癌。BRCA1指南推荐35岁~40岁就要切掉双侧附件,BRCA2因为发病晚5年建议40岁~45岁切掉。“但现在许多职业女性30多岁还没结婚,不太可能让她们在35岁就把卵巢和子宫全切了,这些人怎么办?建议从30岁开始,每半年要做一次经阴道B超,然后再结合B超做CA125检测。”潘凌亚教授还建议,对于没有完成生育的高危女性,除了筛查之外,口服避孕药也能降低60%的卵巢癌发病风险,建议其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时间越长受益越多。

2015年,好莱坞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卵巢和输卵管的新闻曾引发热议。朱莉的母亲罹患卵巢癌,而朱莉经过基因检测也显示携带了BRCA1基因胚系突变,这种基因罹患卵巢癌的风险较高,因此她选择做了卵巢和输卵管的预防性切除术。

当女性罹患妇科肿瘤时,身体会出现十分明显的提醒,以下五个“红灯”都需要警惕:

对于绝经以后的妇女,首先要注意的是阴道流血,这是子宫内膜癌重要的临床预警信号。”

比如家族遗传性癌症,指的就是先天从父母遗传的一些易患性突变,这些突变在外界的诱因下,患癌概率比正常人群高出很多倍。

5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更大。更年期极易造成女性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免疫力衰弱。这一时期女性若不进行更好的调整和干预,容易诱发子宫平滑肌瘤、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卵巢癌等问题出现。

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严医生指出,宫颈癌发生其实有预警信号。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又称为子宫内膜癌的“三联征”,有这些高危因素的女性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些慢性病会改变机体的分泌环境,影响雌激素的分泌,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癌。

当肿瘤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女性空腹排尿后可以在下腹部摸到肿块,女性朋友们平时也可以用这个方式进行自检。如果摸到有肿块,就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5月8日(周六) 19:00-20:30

严医生提醒,

广大妇女应当在生活中

“未来希望通过维持治疗联合其他创新治疗手段,卵巢癌患者能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一样获得长期生存。” 潘凌亚教授对此充满期待。(记者 王凯)

虽然目前人们尚未完全了解恶性肿瘤的病因,但以下八种癌症,其遗传性或聚集性的特征明显,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出血、不正常排液和下腹部疼痛。肥胖、终身不育不产、52岁之后才绝经、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有子宫内膜癌家族遗传史、经常用外源性雌性激素、卵巢颗粒细胞瘤,多囊卵巢综合症以及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增生等女性,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

35-64岁已婚女性(民乐县各乡镇户籍)。

胃癌

这一时期如果内外环境出现一系列变化,容易让女性心理状况出现不适。在身体内部,卵巢功能逐步走向衰退,体内激素水平下降,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如情绪波动、失眠多汗等症状。

另外,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外科副主任陈雅卿建议,有了性生活后的女性,20岁开始就可以做宫颈癌筛查;20-29岁的女性推荐单向的TCT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采用HPV检测与TCT两种方法来做筛查,争取做到早诊早治。

潘凌亚教授介绍,最初PARP抑制剂的研究设计和临床应用通常限于BRCA突变患者,以降低其复发风险,而这部分患者仅占15%~25%。临床亟需有效创新药物作为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尤其是非BRCA 突变患者,如BRCA野生型、HRD阳性等,仍然存在巨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突然总是需要去厕所或感觉膀胱持续有压力吗?除非是你喝了太多水或怀孕了,否则是癌症的症状。如果你感到腹部肿胀、疼痛或胀气,请引起注意。

“囊”表示病灶是囊性的,“腺癌”的意思是它是来源于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浆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因为病灶的囊腔通常会有血性的浆液,所以叫浆液性。合起来就叫做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据统计,我国卵巢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40%,大部分晚期患者在确诊后的两年内复发、五年内死亡。可以说,卵巢癌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令人恐惧和唏嘘。

曾玉华教授

如果阴道出血颜色呈鲜红色、褐色、黑色、咖啡色或是有血性白带,需考虑是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及时就医排查,做到早诊早治。

建议: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

今天为你一一梳理。

警惕!

成年女性的卵巢只有红枣大小,而且位置在腹部深处,不易经腹部触及。因此,无论卵巢上长出良性还是恶性肿瘤,早期不会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因而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

建议:

食管癌的发病率极高,所以应定期筛查食管癌和胃癌。凡是生活在高危地区的人群,特别是广东、河北、河南以及东北一带,年龄超过45岁,应定期去医院做胃镜和食管镜检查。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8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