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问题即使是发生后也不要那么惊慌失措,只要是及时确诊原因后进行治疗就可以很好的去改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慢性淋巴结炎和恶性淋巴瘤等,这些疾病都是可能会诱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表现产生,还有就是需要去对症下药,根据病因来进行治疗。
脓疱,多有湿热或热毒炽盛所致,谓之热盛成毒。
对于腋下肿大淋巴结,为了准确判断病情,必须多方面收集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基本诊断。
如果是在全身多个部位出现的、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且硬如乒乓球,则可能是恶性淋巴瘤的信号。特点是多发于颈部,其次是腋下、腹股沟等处。一开始,只是局部的淋巴结肿大(可活动、无黏连),有的患者可能伴有贫血、发烧等不适,有点像“感冒”,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疾病的恶化,到了晚期,全身的淋巴结都会肿起来,易发生黏连并融合成团,不易推动。肿大的淋巴结还会压迫其他脏器,引起面部肿胀、胸闷胸痛、腹痛腹胀等一系列不适。
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可简单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恶性淋巴瘤的4.7%,其有两个发病年龄高峰,一个是青少年时期,另一个是50至60岁期间。这类淋巴瘤的治愈率非常高,研究显示,约有80%的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达到治愈。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非常多,达近百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人,但也有不少年轻的患者,其治愈率也可达到60%。因此,警惕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做到早诊早治,对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存在非常大的影响。以下症状需要警惕。
问题5
● 肝胆胰良性疾病治疗,如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损伤、肝内胆管结石、肝囊肿、胰腺囊性肿瘤、门静脉高压等腹腔镜手术, 肝脏良性肿瘤的保守治疗,黄疸的非手术治疗。
一旦是肿瘤转移了,在体表上也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肿瘤病人如果发现体表某部位短期出现包块时,预示着肿瘤恶化引起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比较常见的部位比如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有些肺癌病灶向外生长,可在胸壁摸到包块;比较消瘦的胃癌病人可以摸到上腹部包块。
结核性淋巴结炎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有的会破溃,有的不破溃。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软(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影像学评估:
专业解答
诊断:直肠癌伴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cT4bN1M1)
什么是淋巴结?
恶性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表现为质地坚硬,可被推动,起初为单发,后可遍布全身,无疼痛感。当肿瘤出现转移,身体会出现多处淋巴结肿大,不容易被推动,侵犯到周围组织,会出现局部或者放射性的疼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溃疡、坏死,甚至出血。
专业解答
● 胃肠道肿瘤,包括胃癌、肠癌及间质瘤的治疗。
目前猪的断奶时间大部分在21-24日龄,即使产后当天母猪补铁,到了妊娠后母猪奶水中铁的含量会再次出现不足,为了防止哺乳后期仔猪的健康,建议在17-18日龄期间再次补铁一次,对仔猪断奶后健康程度的维持非常重要。
专业解答
它就是淋巴系统,由众多淋巴结组成。
患淋巴癌的早期症状
“2”哺乳仔猪补铁
胸部CT增强扫描:右肺尖小增殖灶。两肺下叶及左肺上叶舌段少许纤维灶。两侧胸膜增厚。
专业解答
图2
一旦确诊是癌症转移了,很多人都关心以后的生存期到底有多长?这其实和每个人都不一样,跟癌症的分期和病理类型以及治疗方式都有一定的关系。癌症多发转移,如果放任癌症不管,生存期肯定要比积极治疗的要短,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大家也要认识到一点,其实癌症转移也并不可怕,要得到科学的治疗与合理有效的康复,带瘤生存几年,几十年都不是难事。
淋巴癌的治疗方法
影像诊断:直肠下段癌(T4bN1M1),肿瘤距肛下缘10mm,侵犯右侧外括约肌及肛提肌,右侧腹股沟见1枚肿大淋巴结,环周切缘(+),未见壁外血管侵犯。
恶性肿瘤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以上均会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
为解决疫情之下患者就医的实际困难,履行社会责任,医脉通邀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治疗中心的蔡清清教授、汕头市中心医院的黎永谦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叶絮教授、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的李勇华教授,开展“百大名医,最美相伴”淋巴瘤名医在线答疑公益活动,通过现场直播与互动在线为淋巴瘤患者答疑解惑。【医脉通】将精彩问答整理如下,供广大医生和患者参考。
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女,91岁。弥漫大B淋巴瘤(GCB亚型)III期,IPI3分。5疗前PET-CT中期评估SUV2.4,多维尔评分3分。6疗为2020年2月7日完成RminiCHOP方案,6疗前的B超显示颈部左侧的淋巴结为34*20*11mm,和4疗前的B超数据及5疗前的PET-CT的数据对比好像没有缩小。目前颈部左侧还有压迫感,下一步需要怎么办?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56岁。5年前因“便血”到医院就诊,医生考虑肠道肿瘤,手术切除治疗,病理结果是小肠“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性)”,之后每年定期复查肠镜,2个月前腹痛血便到医院就诊。第1次治疗用EPOCH化疗方案(依托泊苷 0.07g d2-5,多柔比星 10mg d2-5,长春地辛 1mg d2-5,环磷酰胺 1g d1,醋酸泼尼松片 60mg d1-d5),过程顺利。第二次治疗用Gem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100mg d1,吉西他滨1300mg d1),治疗完出现血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24E+9/L,红细胞计数,2.33E+12/L,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计数,198E+9/L。请问接下来要怎么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看这位患者第二次治疗使用的GemOX方案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的话可以继续使用该方案。这位患者五年前确诊的是非特指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不确定两年前复发的时候是否进行过病理检查,有可能转变为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淋巴瘤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免疫力低下,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化疗的同时接受丙种球蛋白,增强抵抗力。前往医院就诊的时候首先要带好口罩,其次最好能随身携带一瓶75%的酒精消毒液,在触摸过医院内物品之后进行消毒。
滤泡淋巴瘤患者,男,46岁。滤泡1-2级IV期,多发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治疗前3.7x5.3CM,行R-chop四疗后,Pet-ct检查均较前缩小,最大在腹膜后为1.6×1.6cm,SuV值3.1,评估为Pr,六疗后做增强CT检查结论是较前变小,但最大腹膜后包块1.7×1.7㎝,活性怎样未知,目前已拔Picc管,医生建议美罗华维持两年。患者骨髓侵犯,一疗前做了骨穿,结疗没做,有必要做吗?六疗还有残留有必要加两个疗程吗?
高级别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女,41岁。停化疗2个月复发。2019年7月确诊,病灶扁桃体,免疫组化:CD20 +,CD10 -, BCL6 +, MUM1+, BCL2弥漫+,C-MYC 20%+,CD3 -, Ki 67 80%, 非GCB型,CD22 弱+, CD19 +, Pax5 部份+,CD38 浆样+, CD138 浆样+, CyclinD1 -, Kappa阳性细胞数8:1, CD30 20%+,非GCB型。分子检测:C-MYC阴性,BCL2 阳性,BCL6阳性。打完5个R-CHOP加1个R-MINE化疗(四疗后肺部感染和骨髓抑制)。2019年11月行6疗后2020年1月左颈出现黄豆大小淋巴结,免疫组化:CD20 +,CD19 +, Pax-5 +, CD3 -, CD5 -, CD23 -, CD10 -, CD21 -, BCL2 +, BCL6 +, MUM1+, CyclinD1 -,C-MYC 30%+, Ki 67 70%, 非GCB型,原位杂交:EBERs -。目前白细胞2.8,中性粒细胞0.6. 现在这情况下要去医院接受治疗吗?还需要进行什么大的检查?大概的治疗方向如何?
NKT淋巴瘤患者,女,48岁。左鼻腔NKT细胞淋巴瘤IE期。于2018.8.3—2019.3.26给予P_Gemox方案化疗3程放疗26次结束治疗。现在定期复查,原预约2月I7日返院复查因疫情取消。请问复查时间最迟可推迟到几月份,是否可以等到疫情结束后再返院复查?NKT淋巴瘤怎样防复发?复发有何症状,复发后怎样治疗?
滤泡淋巴瘤患者,女,60岁。滤泡淋巴瘤1-2级,IV期,已结疗2年。4*Rchop& 1*Chop,4疗PET2分,已维持1.5年,将于今年6月结束。乙肝携带,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如果符合CAR-T治疗的其它条件,患者可否进行CAR-T治疗?
直播最后,蔡清清教授总结道,非常感谢各位搭建的直播平台,也感谢各位教授的耐心解答。疫情期间线上直播活动还会继续,希望能够帮助患者们解决更多实际的问题。各位患者疫情期间还是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祝各位淋巴瘤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百大名医,最美相伴”淋巴瘤名医在线答疑公益活动陆续展开,2月28日15:00-16:00,医脉通将邀请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李文瑜教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朱志刚教授、汕头市中心医院的黎永谦教授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赵莹教授在线为大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