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年前经常腰疼,但是由于痛感不强又不影响干活,就没放在心上,也没跟家里人说起这事儿。
可是两个月过去,腰疼发作愈发频繁,常常连着几天都疼得直不起腰,严重时甚至连下床走路都做不到。
随着癌细胞的侵犯,支气管黏膜受损,患者会出现咳痰或咳血的症状,痰液过多时还会导致呼吸不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
如果在肿瘤的诊治过程中发生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医生会结合X线平片、CT、核磁、骨扫描、骨活检等手段来明确是否存在癌症的骨转移。
参考文献
这一过程中,除了持续性的剧烈疼痛,癌细胞还会对骨组织形成严重破坏,使患者的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对正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胃癌术后一旦发生转移,当转移到不同部位时,则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较为常见的是肝脏的转移。
骨转移癌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治疗上宜化痰、散结、温阳、通络四法合用,内外兼治,方可使筋骨得荣、痰瘀得化、血络得通。而症消痛止。治疗原则多为“补肾壮骨、填精益髓、活血化瘀、舒经通络”。
有时,李大爷甚至觉得自己整个下半身都失去了知觉。
胃癌术后发生转移,多发生于肝脏、肺、骨、脑等部位。
骨转移无疑是疾病晚期的征象,但也不是不能治疗了,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相应的全身抗肿瘤治疗、止痛治疗等综合措施。骨转移常导致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现代医学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手段包括化疗、放疗、手术、放射性核素、二磷酸盐类药物及止痛药等,但单一治疗方式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应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骨转移疼痛部位比较固定。骨转移后癌细胞会在骨头里面释放大量的溶解介质,破坏骨细胞,遭到破坏的骨细胞又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癌细胞分泌溶解介质,导致恶性循环。胸椎、腰椎、肋骨是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可出现局部肿块,疼痛部位比较固定。
癌症骨转移有什么症状?
胃癌术后发生转移时,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对于做好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骨转移究竟是什么病呢?为什么出现骨转移就到了癌症晚期呢?它又能否提前感知和预防呢?
若不及时抑制癌细胞的增长,患者将会逐渐出现神经麻痹、肢体僵化等症状。
在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肾癌最容易发生骨转移,90%以上的癌症骨转移都出自这几种肿瘤。
癌症患者怎样才能避免骨转移?
一、癌症骨转移,患者康复路上的“绊脚石”
二、癌症患者注意4类症状,警惕骨转移
1、疼痛
2、病理性骨折
3、压迫症状、局部肿胀
4、全身症状
三、提醒:癌症还容易转移到这些部位
1、肝脏
肝脏在人体内的血流量非常大,占据了整个心脏排量的四分之一,它的血流供应主要来自于肝动脉和门静脉两个途径,其中肝动脉负责25%、门静脉负责75%。正因为血液循环必然要经过肝脏,因此肿瘤细胞也是最容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的,受到肝脏血流来源的影响,在众多肿瘤中,结直肠癌、胃癌、肺癌等是最容易肝转移的癌种。
2、脑转移
3、脊柱转移
四、癌症转移后,还有救吗?
[1]《恶性肿瘤脑转移最常见的五大疑问!建议收藏!》.良医汇患者指南.2021-11-15
[2]《癌症容易脊柱转移》.健康时报.2019-08-20
化学治疗是指通过化学药品抑制癌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化学治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早期肺癌患者以治疗性化疗为主,小细胞肺癌对化疗的敏感性较高,相较于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化疗治疗效果较好。
癌症出现骨转移,是否说明已经来到晚期了?
儿女们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回老家带着李大爷到市区医院做了全身检查。结果出来,一家人都傻了眼。
现代医学发展到当前阶段,确实没有完全攻克肿瘤,但是人们面对肿瘤也不再是无药可医、无法可治。真正能够帮助人们对抗肿瘤,延长生命的技术手段还是有的,关键在于大家是否了解、能否运用。希望未来的医学能够继续发展,争取让癌症不再是难题。
一般情况下,早期及时控制、合理调控能够大大增加治愈的可能性。
维生素D是保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充足的维生素D才能让钙质吸收得更好,人体每天都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来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过多行走的癌症患者来说,可以每天坐在轮椅上晒一晒太阳,晒30分钟左右就能补充人体的一日所需。
参考资料:
部分征兆。
骨转移前期的痛感较弱且并不连贯,一般会呈现出间歇性的特点。
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骨痛、放射痛、牵扯痛、压迫性神经痛、肌肉痉挛痛或者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等,希望任何人都要引起重视。另外,一旦发现频繁出现消瘦、发热、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癌症经历骨转移后,在通过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肿瘤本身的同时,也可以用骨调节剂、双膦酸盐等帮助骨骼修复,增强骨骼强度。此外,通过应对骨折风险的专项治疗和训练,也可以有效减轻症状,让患者实现带瘤生存、高质量生存的目标。
骨转移疼痛夜间更重。骨转移性疼痛白天由于注意力分散可能疼痛相对较轻,而夜深人静的时候疼痛比较重,甚至有些病人害怕夜晚到来,所以有些住院病人临睡前需要肌注吗啡或者口服即释吗啡来控制夜间这种爆发痛。而普通疼痛夜晚反而会相对较轻,尤其是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经过休息后,疼痛会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