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 ,也是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极高的难治之症。在疾病致死原因中,恶性肿瘤已居前两位,约80%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现时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即使能被早期诊断的恶性肿瘤在接受治疗后,后期也由于癌病复发进展出现扩散和转移 ,或者因为年老体弱 ,失去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的机会,又都会逐渐进展成为晚期恶性肿瘤并死亡。因而,在积极倡导肿瘤防治“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原则同时,积极宣传中医药参与肿瘤的治疗作用有重大意义。
中医药治疗不是仅仅在患者无药可医走投无路的最后选择,中医药可以运用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区别只是在不同的肿瘤阶段中医药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中医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患者的痛苦,这个结论是中西医肿瘤专家界达成的共识。
在治疗方面,了解恶性肿瘤各种治疗手段的特点,根据各种治疗的特点尤其是副反应的特点选用相应的中药来减轻这些反应。比如化疗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一些化疗药物有特征性的副作用,如伊立替康容易引起腹泻、多西他赛长期应用引起神经毒性和水肿等,在中药配合化疗的过程中,采用一些中药可用来预防和减轻这些副反应。
4 化瘀散结类
但是一味依靠中医手段,而且方法不正规,反而可能延误病情。临床表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患者10年的生存率可以提高大概15%左右。
6.气虚: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气之来源不足;或因大病久病,老年体弱及疲劳过度等,以致脏腑机能减弱,气的化生不足。由于正气不足,不能正常发挥气推动、固摄、温煦、卫外等作用,而表现倦怠乏力,精神萎顿,自汗,易于感冒等症。
中国是"肝癌大国",资料显示,全世界50%以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患者发生在中国。汤钊猷院士为此做了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在中国最早开展普查肝癌,提出"小肝癌"、"亚临床肝癌"概念。最近十年,我国的肝癌5年生存率提高到44%,肝癌从不治之症变成了部分可治之症。
4.瘀血: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跌仆损伤,以及久病正虚等多种原因均会导致血瘀。由于血行滞涩,甚至脉络瘀阻,不通则痛,而引起疼痛,或壅遏发热,久则积块。在本章中以积块为其突出的特点。
现代名医潘德孚常用三味中药来抗癌消瘤。这三个药是穿破石、七叶一枝花、与半枝莲。
民众一直有这样一个疑惑:明明医学发达了,吃得好了,为什么身边得病的人更多了,以前也没这么多癌症。
尖杉、杏仁、木鳖子。
肝脏是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不会喊痛,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根本原因。这就是肝癌早期难以发现的原因。对此,汤钊猷院士表示,要及早发现肝癌,验血、验B超属于较为可靠的途径,如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有肝癌家族史)建议每年体检排查肝癌,40岁以上高危人群需要缩短体检周期,半年排查一次较好。
晚期患者,缓解症状为先
中医治癌不求急功,缓而图之。用药切忌太过峻猛,以免进一步损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
李金瀚认为,上述处方均需根据具体病情,运用辨证施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加减用药。关于疗程,视具体情况而定。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金庸武侠小说描述的武林争斗中, 东邪西毒,帮派林立,旁门左道,无奇不有。但最终统一武林,成为武林盟主的,还是名门正派。任何武林秘籍,用毒用邪,都敌不过功底深厚的基本招式。中医治疗癌症亦是如此,“用毒派”“怪异派”“秘方派”都是浮云,扶正固本是统领中医治癌的主流门派。
这类中药的基本药理作用有两点:减弱血小板凝聚和粘着(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种植(从而减少血行转移)。
它的外形奇特,一圈轮生的叶子中冒出一朵花,故名七叶一枝花,又叫重楼。
7.血虚:常由失血过多,脾胃虚弱,营养不良,久病不愈,以及血液化生障碍等原因所致。由于营血亏虚,脏腑经络失于濡养,而表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唇甲不荣等症。
近年国内研究证明,绞股蓝、北沙参、人参、太子参、黄芪、麦冬、女贞子等中药既有益气养阴扶正的作用,又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祛邪作用。在临床肺癌治疗中,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应用也屡见不鲜,其中以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的结合应用最为常见,不但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还可延长其生存期。
软坚散结是指软坚药物治疗浊痰瘀血等结聚有形病症的方法。软坚散结药物抗肿瘤主要在于直接杀伤癌细胞等作用。软坚散结药物能使肿块先软化,以后逐渐消散。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发现,一部分软坚散结药物具有直接抗癌作用,而且能调整人体免疫功能。
化痰祛湿法为肿瘤的常用治法之一。常用的化痰祛湿药有:瓜蒌、皂角刺、半夏、山慈姑、象贝母、葶苈子、青礞石、海浮石、前胡、马兜铃、杏仁、苍术、厚朴、茯苓、藿香等等。
肿瘤术后人体正气受损,气血更加虚弱,因而脾胃失司,运化无力,气机逆乱。口服中药会加剧脾胃的负担,故选用外治方法——中药局部外敷,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又可发挥较好的临床疗效,有着简、便、效、廉的优点。
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有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其中以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较为常见。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等为主,虽然能降低其复发转移风险,但仍存在疗效不理想、毒副反应大等局限。临床中,合理配合中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其实很好理解,医学发达了,人们体检积极了,以前没条件检查的病现在被检查出来。其次,饮食丰富了,未必吃得健康,导致病从口入。
一、穿破石
二、七叶一枝花
三、半枝莲
主要中药有:蜈蚣、蜂房、斑蝥、赤丹参、天龙、水蛭、八角莲、大黄、石见穿、羊蹄根、王不留行、急性子、莪术、三棱、铁树叶、马钱子、威灵仙、赤芍等。
清热解毒法:中医认为,毒热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临床上表现为邪热壅盛,中晚期癌症病人常有发热、疼痛、肿块增大、局部灼热肿痛等症状。同时有口渴、便秘、苔黄、舌质红绛色、脉搏快数等热性症候,即有毒热内蕴的表现,故应以清热解毒药治疗。清热解毒药中有许多具有抗癌作用,是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常规的癌症治疗中,尤其是中后期的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会严重损伤人的免疫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医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为此,汤钊猷院士倡导"中国式控癌",提出"消灭"与"改造"并举。"改造"包含两个方面:
妇科肿瘤 重在减毒增效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医师 万冬桂
也有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法有可能促进肿瘤生长、加速肿瘤转移和扩散;而在肝癌介入栓塞疗法中,活血化瘀法可以将栓塞的药物“化开”,是与栓塞血管的“饿死”肿瘤的疗法相抵触,不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