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种非常麻烦的恶性疾病。虽然医学发展已经较之前进步很多了,但是还是有癌症生存率并不高。所以能够尽早发现癌症的预兆,就能在早期进行治疗。而我们最常见的一项检查——血常规出现某些异常,就可能提示一些癌症的来临。
血常规有3处异常,可能是癌症来临,请及时进一步检查!
可能轻微的升高,与身体的代谢或者没有休息好有关系,但是如果红细胞计数的值,已经超过了正常值的两倍,甚至更多,这说明身体可能出现健康问题了,比如肺气肿、癌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都是有可能的,需要尽早排查。
[1]《一文读懂肿瘤标志物》.丁香园.2019-4-11.
[2]《癌症早期诊断的好帮手——解读肿瘤标志物》.解放军报.2014-5-8.
[3]《验血可以查出哪些病状?》.新华网.2015-11-5.
甲胎蛋白是相对常见的肿瘤标志物,通过它,可以检测出八成以上的肝癌和一些生殖器肿瘤。
由于癌症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多数情况下,单纯通过一项血常规是无法对癌症进行诊断的,而且有很多肿瘤疾病,并不会在人的血液当中出现明显异常。
血常规指标怎么看?
参考资料:
1.影像学检查
2.内窥镜检查
3.病理检查
[1]《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看看医生权威解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9-01-21
所谓的血常规其实就是非常普通的一种血液检查,在医学上又被称之为“全血细胞计数”。一般来说,血常规就是对人们的血液进行检查,然后再计算出血液中相应细胞的数值。
血小板
总得来说,这种细胞的异常升高,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早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肿瘤标志物并非只有肿瘤细胞才能产生,因此并非肿瘤患者所特有,正常人或者某些良性疾病患者也可能存在肿瘤标志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不是所有的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都升高。
白细胞是身体的第二道防线,通过某些机制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抑制排斥反应,在肿瘤的进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肿瘤细胞存在的时候会激活炎症反应,引起机体功能变化。有研究表明,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密度越高,肿瘤的预后越差。
[1] 罗锦花,田亚平. 从血常规分析癌症患者血细胞参数的变化[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03:188-190.
[2] 郑翠玲. 癌症患者如何学看血常规化验单?[J]. 抗癌之窗,2014,04:39-40.
得到医生的肯定回复之后,小李这才松了一口气。对于普通人来说,血常规异常确实会让人十分忧虑,那么血常规到底什么,能不能查出癌症呢?
一项新技术,在充分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前,都无法大规模地进入临床使用。并且一项新技术,在检测、设计以及分析等一系列程序下来,造价可能十分高昂,也不会马上进入中国、纳入医保,这个检测的价格也将会令人望而却步,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是什么导致癌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对癌症患者来说,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减少大多是由于癌症本身造成的红细胞损伤,或放化疗对骨髓的抑制作用阻碍了红细胞的生成。
血常规发现异常先别慌,需及时排查病因
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监测,血常规的检查,有时可以发现因为肿瘤出现而导致的某些改变。比如白血病这种血液类的癌症,在血常规的检查中,很多患者的白细胞会急剧增多,晚期患者白细胞增多的现象更是明显。但是也有患者的白细胞数量毕竟稳定,无明显变化。
做血常规之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指标上,能看到白细胞的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血小板的计数,红细胞形态等等一系列指标出现了问题,但是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仅仅凭借血常规,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所以,大多时候,血常规检查的各种指标则是给出对身体健康的参考价值。所以,在血常规检查中,如果大家发现存在异常指标的话,应当要及时询问并配合医生找到真正的病因。而不是看到一两项指标,就担心自己患上了绝症而讳疾忌医。
但癌症患者血小板太多也不好,癌细胞经由血液转移时会释放凝血因子,容易与血小板一起形成血栓,不仅会助长癌细胞的生存空间,还会危及患者性命。所以控制血小板数量在癌症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1)血红蛋白减少
癌症的整个确诊步骤是十分审慎的,通常要进行多种的检查,通过对数值的综合对比研判,才能最终确定是否为癌症。
结语
不过,虽然血小板不是完整的细胞,但是它在人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血小板具有凝血和止血的功能,所以它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血常规是检查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
在化验血液时,可能用不到一管血。对于这些“剩余”血液,医院并不会马上处理掉,而是存放在血液科备用,当患者或医生对验血报告产生疑问,可以用剩余的血再次检测。对于已经不需要的血液样本,则会作为医疗垃圾被废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