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以及免疫调节剂在临床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取得显著改善。然而,几乎所有患者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疾病进展、复发,并且对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耐药。因此,寻找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据英国媒体7月报道,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计划启动一种抗体疗法临床试验,并提出,希望3分钟的单克隆抗体注射可在最长6个月内防止新冠病毒感染。
此前已经确定了“调入”和“调出”原则。在“调入”原则中,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急救抢救用药等。“征求方案”对中药饮片作出说明:采用准入法管理,国家层面调整的对象仅限按国家药品标准炮制的中药饮片。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为CD28超家族成员,主要表达在T细胞、B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其和肿瘤细胞表面的配体PD-L1结合后可抑制肿瘤免疫。研究证实PD-1/PD-L1信号在MM中表达异常,且MM细胞膜表面存在PD-1的配体PD-L1。因此,PD-1可作为MM治疗的靶抗原。Pembrolizumab(PEM)是人源化的IgG4PD-1单克隆抗体,其可直接阻断PD-1/PDL1的效应,发挥抗肿瘤效应。Ⅰ期临床试验探讨了Pembrolizumab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MM患者疗效,51例患者总有效率达76%,但94%的患者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与泊马度胺/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复发难治的MM患者中,总有效率为60%,不良反应包括粒细胞减少、贫血、血栓以及肺炎等。
当然,因为是鼻用喷雾剂,随着鼻腔黏膜的代谢、分泌物的冲刷,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作用也逐渐减小。不过,目前还没有披露相关的数据。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也在研发预防新冠的鼻腔喷雾剂,据悉喷一次能提供8小时左右的保护。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每天喷1-2次应该就可以了,使用起来也不麻烦。
该研究的另一位主要研究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黄镜教授认为,卡瑞利珠单抗在晚期食管癌二线的Ⅲ期临床研究中证明,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延缓疾病进展,为中国晚期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机会和新的希望,未来也必能让更多的食管癌患者能从卡瑞利珠单抗的治疗中获益。
胰腺癌通常在早期不会引起可识别的症状,往往当它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时才会被诊断出来,因此确诊的患者大多是胰腺癌晚期,这也是胰腺癌生存率普遍低下的主要原因。
患者有严重的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CD138单抗
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特别工作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陈忠华教授表示,器官移植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果之一,是拯救和延续生命的一种特殊方式。人源化免疫抑制剂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多项空白,不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也是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需要。它在提高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制剂用药可及性,改善长期生存的同时,也为广大移植患者弥足珍贵的器官来源加上了一道强有力的保障。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主任医师石炳毅教授指出,关于器官移植,目前来看,最重要的并不是解决器官移植的技术问题,而是解决移植器官功能的保障和长期存活的问题。国产药物的不断创新研发,有力地提高免疫制剂的用药可及性,也促进免疫制剂的规范化使用。这将极大助力提高我国器官移植的长期存活率,保障器官健康的同时减少器官供体,缓解器官供体紧张的现状。(完)
单克隆抗体作为靶向治疗药物,具有特异性强、疗效显著及毒性低等特点,被誉为“生物导弹”,在多种疾病治疗上显示出极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应对病毒性传染病上,具有中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的中和病毒,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增殖,既可以作为高危人群的短期预防,也可以用于病毒感染后疾病的治疗,因此也是全球新冠疫情防控研究的热点。
2018年12月底,信迪利单抗正式在国内获批上市。
年龄18-75周岁,性别不限;
“目前,市场上仍没有一种药物是针对胰腺癌的有效靶向治疗药物。本研究结果中,从KPC小鼠模型的实验结果来看,联合使用我们的anti-LIF拮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以及吉西他滨,比单独使用吉西他滨更能显著性地延长KPC小鼠的存活时间。”田瑞军说。
近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重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鼻用喷雾剂,也可以叫F61鼻用喷雾剂,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
抗体主要由B细胞产生。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激活免疫反应,B细胞生成并释放对应该病原体的抗体。
此前多项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表明,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实现感染。
这一轮的医保目录可谓进展迅速,整个过程分五个阶段进行:2019年1-3月为准备阶段;2019年4-5月为评审阶段;2019年6月为常规目录发布阶段;2019年6-7月为谈判阶段;最终,2019年8月将发布谈判准入目录。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徐建明表示,几十年来,晚期食管鳞癌只有化疗有效,而二线化疗的效果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医生和患者的期望。该ESCORT研究不但超越了现有二线化疗的效果,也为未来拓展食管鳞癌的临床治疗思路提供了方向。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参与这项研究。
中医治疗可以改善人体的状态,增强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2018年5月,信达生物公布了ORIENT-1 (NCT03114683)研究结果,这是一项评估信迪利单抗在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2期注册研究,共入组96例患者,是迄今为止中国入组人数最多的r/r cHL研究。
SLAMF7单抗
重组全人源广谱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是中国生物杨晓明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梁米芳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发,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原材料,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F61单抗针对SARS-CoV-2原型株及主要变异株具有广谱抗新冠病毒中和活性,尤其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变异株奥密克戎BA.1 、BA.2、BA.3、BA.4、BA.5等均保持了高中和活性。
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同样可以使用F61,尤其是每天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在人群密集的商场、超市、景区工作的,或者需要临时进入医院等高风险场所的,都可以提前使用,以提高预防效果。
最后,提醒大家,天气越来越冷了,日常出行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尤其是进入人较多的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另外,别忘了室内的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别感冒。
伦敦都市大学分子免疫学教授加里·麦克莱恩说:“因为研究不是在人体内进行的,而且就我们所知,甚至未在人体内发现这种抗体,因此具有局限性。然而,这是一项做得很好的研究,可以提供一种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生物治疗手段。”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乌得勒支大学感染与免疫项目的贝伦德-扬·博施副教授说:“这种中和抗体具有改变受感染宿主体内感染过程的潜力,为清除病毒提供支持或保护接触过病毒的未受感染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