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金庸武侠小说,您最先想到的是哪位大侠?是郭靖?乔峰?还是杨过?既然有这些大义凛然的侠客们,那就必然会有一些阴险狡诈的反派人物了!五毒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了。看金庸武侠电影会经常听到“以毒攻毒”这个词,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有些“毒”如果用的恰到好处,不仅可以避免它的毒性,还可以起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今天我们就从五毒教来聊聊中医是如何“化毒为宝”的吧!不过小编也要很郑重地告诉您:千万不要自己去随意用这些“毒”,一定要听从专业医师的医嘱,小心使用!
上世纪风靡华人世界的武侠小说以金庸所著为最。究其武侠小说的魅力之源,其内容的博大精深首当其冲。众所周知,金庸武侠小说反映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医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金庸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融合进传统的中医药知识,并推动情节发展,在以“武侠”为核心的世界中构建起与传统中医药相关却又独立存在、富于文学艺术和医药知识双重色彩的“江湖医学”体系。武侠小说中涉及的中药知识,包括名贵药材、药物功效、剂型、相关医家、医学秘籍等。让我们一起走进武侠世界,揭开流传于江湖中的那些中药的神秘面纱。
潜行散
首先是饮食禁忌,西黄丸和大部分中药一样,在服用期间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比如辣椒,大蒜,胡椒等。辛辣食物中的成分会和药物成分结合,继而导致肠胃负担增加,增加疾病隐患。
西黄丸偏于解热毒,小金丹偏于解寒毒;
元胡止痛片组方为元胡(醋制)、白芷。方中元胡散温通,既善于活血祛瘀,又能行气止痛,为君药。白芷辛散温通,长于祛风散寒、燥湿止痛,为臣药,助元胡活血行气止痛。全方合用,共收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国际金融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片仔癀管理加盟业务的相关经理表示了加盟意愿,对方表示,需要从总公司一次性拿1000粒片仔癀锭剂,花费在40万元左右。经记者粗略计算,假设全部卖出,拿货一次可获得13万元的利润,毛利率30%左右。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现在从公司拿货都需要排队,每家店每个月最多只能拿1000粒。
方药:小柴胡汤加减。
圣罗勒(Holy basil)英语也称为tulsi,不是制作西餐调味料的罗勒(basil)。它们属于同一个家族。圣罗勒含有丁香酚,这是一种感觉辛辣,像薄荷一样的香气。根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圣罗勒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草药,在治疗身心压力方面有明显效果。
当归汤
据《外科证治全生集》记载,西黄丸最常见的用途是用来治疗乳腺癌、肺疽(类似于肺癌早中期)、肺痈(类似于肺癌中晚期)、小肠痈(类似于肠癌、阑尾炎、肠道良性肿瘤等)和淋巴结核、淋巴炎、梅毒以及恶性淋巴瘤等疾病。
采用温和灸,每日1次,每穴灸10分钟,10天1疗程。
(如果腹水没有退净或者再次复发,可以重复使用这个方法)
控诞散
在中国大陆,商家的炒作技术是神乎其神。安宫牛黄丸含有牛黄、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岑等近十味中药材,以蜜炼为丸,蜡封、金箔包裹的大蜜丸,近年来被炒作成为能起死回生的“神药”,而广为追捧。然而,追捧的背后,是日益疯狂的药品互联网营销,是处方药失却管理,也是有对症需求的治病药物滥用的巨大隐患。
相对于其他四毒,蜘蛛入药比较少见。目前知道,蜘蛛性味苦寒,能祛风消肿、解毒,可用于疔疮、毒虫咬伤等皮肤病以及中风口斜、惊风等病证的治疗。
①取穴:关元、足三里。
片仔癀到底是神药还是保健品?
寺僧临终前,将秘方和制作工艺传授给住持,并嘱咐,此秘方只传内不传外。从此,片仔癀在寺内代代相传,秘不外泄,成为璞山岩寺的“传寺之宝”。
2003 年 6 月, 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交易。
天竺薄荷(Patchouli),麝香味的天竺薄荷在印度草药疗法中被广泛用于缓解焦虑,压力和抑郁。它通常与薰衣草等其他精油结合使用。天竺薄荷被认为可以促进镇静和放松。
网上说片仔癀能治疗癌症,起到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作用,果真如此神奇吗?
2011 年,片仔癀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现在这种墨能否在人体试验中达到预期效果还是个问号,这个团队依然坚信它应当在人体试验中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如果这些实验最终在未来取得进展,那么古墨可能会在拯救人类生命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治走注风疼痛。当归(去芦)、陈皮(去白)、麻黄(去节)、甘草(炙)、川芎、御米壳(去顶隔)、
3
痉是一种症状,轻则表现为眩晕,重则出现震颤、抽搐甚至跌仆昏厥等,主要与中医所说的“肝风”有关。蛇主归肝经,善于祛风,故有显著的止痉作用。
雄黄、白矾、硇砂、黄柏、乳香、没药、苦参、麝香、蟾酥、冰片。
说到蜈蚣,一种本能的恐惧和厌恶会油然而生:蜈蚣外形丑陋恐怖,躯体修长,内含剧毒,如被其所伤,轻则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出现红疹,日久溃烂,重则头痛恶心、发热抽搐甚至昏迷。因其步足既短又多,故又称百足虫、百脚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指的就是蜈蚣。
根据2017年的一项研究,茴香补充剂有助于更年期的副作用,例如焦虑,潮热,睡眠问题和抑郁症。
4.佘端宇。软坚散结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近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7:667-669
记者注意到,每家体验馆内都有一份内容相似的“宣传手册”,宣传的产品功能包含“保肝利胆、修复肝脏细胞、消炎止痛、促进伤口愈合、防癌抗癌、减毒增效”等,许多功能还附上研究数据或临床试验结果作为支撑。
包括关节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以及癌痛等。
没药丸
麝香1.5g,沉香3g,檀香3g,乳香3g,没药3g,血竭5g,木香3g,三七6g,朱砂3g。共碾成细末,以生甘草50g煎水调成丸,如黄豆大,每服5粒,1日2~3次。
癌症疼痛一般见于肿瘤晚期,代表病情正在进展,从中医病因来看,大多与寒有关,因寒主收引凝滞,故疼痛比较剧烈。肿瘤的疼痛,既有虚的一面,又有瘀的一面,还有寒的一面,故一般药物止痛难以取效。此方中沉香、檀香、木香,三香辛香发散,从上、中、下三焦理气,能迅速缓解平滑肌痉挛,达到止痛效果。麝香味辛、气温、无毒,能通行十二经,引诸药入里,直达病灶,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破积聚癥瘕。正如《名医别录》所言:“疗中恶,心腹暴痛。血竭,味辛、咸,气平,有小毒,入肾经,能消恶毒痈疽。乳香、没药能疗恶疮及风毒肿痛,能定诸经卒痛并心腹急痛,破血止痛如神。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朱砂,甘,微寒,归心经,有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之神效。诸药相配,能迅速止痛且能化瘀消癥,是治疗肿瘤疼痛的特效方药。
现病史:因右上腹疼痛1个月,在无锡某医院诊断为“肝癌”,CT显示病灶位于右叶近肝门部,约9.5cm。介入治疗1次后,求治于中医。现右胁疼痛,面色晦滞,精神不振,消瘦,口干口苦,胃纳差,小便黄赤。舌暗红,边有痕斑,苔黄腻,脉弦滑。
二诊:药后胁痛消失,口干口苦好转。继续用上方巩固治疗,以后间断加入牡蛎、三棱、蓬莪术、白花蛇舌草、鳖甲、浙贝母、三七粉等药,同时结合肝癌醋制丸治疗。至2016年3月30日,复查CT示:肝部肿块缩小为6.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