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癌症被发现时已进入晚期.中医药对晚期癌症.往往能达到减轻痛苦、改善症状、带瘤生存等多重作用。由于癌毒致病的特殊性.在选择具体药物时,要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既切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又具有一定“消癌”、“抗癌”作用的药物,以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那么,治疗癌症中医都常用哪些药物呢?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蒲公英只是一种食物或植物,有的人吃过,有的人甚至不知道它能吃,但它也是一味中药。现在中药是比较火的,尤其是抗肿瘤方面,有不少研究都发现了中药中的成分对其有作用,蒲公英就是其中一种,网传它可以杀死98%的癌细胞,是真的吗?中药可以治癌吗?如何看待?还有的人听说它可以消结节,这又是真是假?接下来就和大家聊一聊,看完后您就知道了,希望大家对此持有一个理性的态度。
除了上述介绍的癌症以外,查找我国的数据库还发现,黄连素对结直肠癌、胃癌、膀胱癌甚至白血病和淋巴瘤等都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这使得姜黄素很难被进一步应用,因为这样,我们便没办法通过血液来运送它了。
莪术辛散温通,气香走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血中之气滞。
临床应用方面,清热解毒药主要适用于癌毒夹热而致的体内肿块,长势迅速,或见肿块局部皮肤灼热,触碰易出血,血色红、质稠,或伴全身发热,久稽不退,心烦寐差,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常用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等邪热壅盛的恶性肿瘤。此外,对于早、中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正气未虚的情况下,无论有无典型热毒证候,皆可配伍适量清热解毒药,以消诸邪久郁所生之热。
同时其有效成分薏苡素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可缓解癌性疼痛。取生薏苡仁,而非取茯苓、猪苓、泽泻类利水渗湿类药,因多数大肠癌患者食纳较差,口淡无味,生薏苡仁性凉能除痹,解毒散结,可助邪外出,引邪以出路。
在临床上一般会将西药为主,中药为辅配合治疗。在西药杀灭癌细胞后,患者身体较为虚弱的情况下,使用中药来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除此之外,中药抗癌还很便宜。在我们的认知里,中药的一些名贵药材也是很贵的,但相比化疗来说,中药就很便宜。如果真的能够实现中药治疗,将会给抗癌家庭节约一大笔开销。
总结:中西医在癌症治疗当中都承担着重要作用,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时相互合作,往往可以取得1+1>2的效果,因此对于中西医,我们要理性看待,不要对某一种治疗方法过度崇拜或敌对,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疗法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不过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的中药里的毒性可不止三分,吃错药不仅不能抗癌,反而会致癌,严重时危及性命也并非少见。
另外,日本人吃饭的时候,也会用到姜黄。他们喜欢把姜黄磨成粉状,直接撒在做好的饭菜当中。
主解热毒,药性寒凉,具有抗癌解毒、清热泻火、凉血等功效,代表药物包括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重楼、漏芦、天葵子、山豆根等。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重楼、天葵子的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明确的抑制作用。
放疗通过照射病灶部位,使得癌细胞被杀灭,而化疗药物更是进入人体,随着血管运行到身体各处,杀死新病灶的癌细胞,以及剿灭那些游离在血管中的散兵游勇。
以化疗为例,它主要是通过化学药物来击杀癌细胞,但因缺乏分辨“敌我”的能力,所以可能伤及正常细胞,从而引发一些副作用。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化疗副作用的客观存在,但化疗对癌症患者是利是弊,主要取决于使用是否合理,如果是子宫内膜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对化疗有着高敏感的癌症,经过规范化疗,利显然是大于弊的。所以,西医既然作为现代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必然有其合理性与有效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完全否认其作用。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黄芪制成的疫苗对于癌症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该实验是基于动物实验上进行的,在人体是否有同样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佐证,对此要持有正确心态。
有的人怕药吃多了、吃久了有副作用,想要快点看到疗效,所以便会在治疗过程中,盲目加大药量,可中医致癌对药物的剂量配比是非常严格的,盲目下猛药只会加重身体负担,加重癌症病情,甚至带来更多的健康问题。
不少人认为患者被癌症折磨,身体普遍虚弱,所以此时会选择进食一些大补的中药材,如人参、灵芝、雪莲等。可中药调理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调理作用,同时减少虚不受补的情况发生。
一、神奇的青蒿素,16小时内杀死癌细胞
二、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三、单纯服用中药能不能根治癌症?院士有话要说
四、使用中药抗癌要注意什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教授指出,在使用中药治疗时,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1、讲究辩证论证,并非多多益善
2、因人制宜,因病制宜
3、中西结合,各司其责
[1]《【话肿瘤】抗癌中药多多益善,非也!》.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2019.6.14
[2]《重大发现:青蒿素能抗癌,或彻底改变癌症治疗方法》.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6.1.27
[3]《「慢点•观察」还有多少青蒿素等待被发现?》.直播港澳台.2019.6.23
所以,到底适合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适合中医治疗,应当遵循“尽早,全程,适度”的治疗原则,从而争取更好的治疗结果。
雄黄在人们的印象中是用来驱赶蛇虫鼠蚁的必用法宝,但其实它也是一味中药,可以做解毒剂和杀虫药。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表示,雄黄以外用为主,临床上现在已经用得比较少。
2 黄芪抗肿瘤作用研究
台湾的王炳霖年轻时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唯一值得称道的大概就是和妻子的深情,在当地人人称羡,可是在这份深情却晚年退休后遭遇了阻碍。随着年龄增长,王太太患上了心肌梗塞,眼部疾病也带走了她8成的视力,日常生活几乎难以自理,事事都要辛苦丈夫,这让她内心很不好受。
因此研究认为黄芩素对CCI-779的化学敏感性具有肝癌特异性,可作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参考资料:
肿瘤细胞分泌、代谢释放的影响酸性微环境的相关特异性物质可能是中医学“湿毒”的生物学基础。实验研究证实,土茯苓有效成分β-谷甾醇可抑制肿瘤细胞体外糖酵解活性[20];藤梨根提取物可通过下调B淋巴细胞瘤-2 (Bcl-2)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凋亡蛋白酶-3 (Caspase-3)蛋白表达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主治:恶性肿瘤
毒药用对可救人,良药用错亦可杀人,中医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千年,是先代前贤不断地研究才将其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因此国人对于中医大都保持支持态度,不过正因为文化精深才很难掌握,所以中医治疗一定要以医嘱为先,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