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WHO就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病人不痛”,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癌痛止痛原则。然而时间过去了近20年,这个目标在许多癌症患者中仍没有实现。疼痛无时无刻存在,没完没了,将一些病人的意志消磨殆尽,影响进食,影响睡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晚期肺癌病人身体疼痛无法睡眠该怎么办?
如果现在的药物剂量不能有效地控制疼痛,患者可以自己加大剂量吗?
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如手术方式、放化疗等方式,因治疗过程损坏神经或引起急性炎症,也会给患者造成疼痛。甚至有些化疗药物,还会带给病人周围神经疼痛,导致患者肢端出现麻木、腹痛和手足烧灼样疼痛等,这些都是癌症病人在治疗时常见的现象。
肿瘤专家指出:晚期癌痛,是使癌症患者最痛苦的原因之一。癌性疼痛一般是指由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根、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侵犯脑和脊髓,肿瘤侵犯骨膜或骨骼,侵犯实质性脏器及空腔性脏器,侵犯或堵塞脉管系统,肿瘤引起局部坏死、溃疡、炎症等,在上述情况下均可导致严重的疼痛。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引起的疼痛,也被认为是癌性疼痛。
癌痛有多痛?在疼痛专科领域,为了便于衡量,临床医生给疼痛划分了不同等级。即:0级无痛,3级以内属于轻度疼痛,4-6级属于中度疼痛,达到7级以后就属于重度疼痛。曾经有人说:女性分娩属于10级剧痛,这样的说法其实不准确。一般来说,刀割皮肤的疼痛可以达到6级,传说中的酷刑“竹签钉手指”可以达到7级,女性在分娩过程中最疼痛时可能达到8级。但是!癌痛却真的可能达到10级!!!
当患者遭受癌痛的时候,你说任何安慰的话都没有用,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不如来点实际的方法,那么,晚期癌症如何止痛呢?
癌痛用药三大误区
具体用药,须咨询专业医生。
三阶梯使用药物
如果患者总是出现爆发痛,说明患者一直按时吃的止痛药已经不能有效镇痛了,需要联系医生进行调整。
是进一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
原标题:晚期癌痛不必强忍
编者按: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往往需要忍受令人绝望的疼痛。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常常哀求医生,虽然知道癌症是目前医学尚不能解决的重症疾病之一,“但是能不能别让我疼?”随着医学手段的进步,这个愿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在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周来临之际,我们请来专业医师介绍一下如何让晚期癌症患者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癌症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必须要面对的疾病之一。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癌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提高。据《临床肿瘤杂志》(CA Cancer J Clin)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429.2万例,同时有281.4万例患者因为癌症死亡。由此可见,癌症已经不能算作罕见疾病,而是人类社会必须要面对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1.轻度疼痛:建议采用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止痛药物(NSAIDs),代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其作用机制是消除疼痛部位局部的无菌性炎症,减少神经刺激以止痛。此类药物也可以作为二、三阶梯的辅助用药,此类药物对胃肠道、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副作用较多,且有封顶效应。
2.中度疼痛:建议采用第二阶梯弱阿片类止痛药物以及联合使用第一阶梯药物,代表药物包括可待因、曲马多、泰勒宁等药物。这些药物常是弱阿片制剂和非甾体类药物的复合制剂,对消化道等的副作用相对较少。
3.重度疼痛:建议采用第三阶梯阿片类止痛药物,代表药物包括吗啡及其缓释片、羟考酮及其缓释片、芬太尼贴剂等。阿片类药物是人类发现的最强的止痛药物,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起到强效镇痛作用。但是过量使用会出现便秘、尿潴留甚至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为了合理镇痛,可适当加用第一阶梯或第二阶梯药物,以最大程度减轻单种药物的副作用。
如果药物治疗和放化疗治疗效果都不理想,还可以采用微创介入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也被称为癌性疼痛治疗的第四阶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微创介入镇痛治疗主要有神经射频消融术和吗啡泵植入术。
对于原发性肿瘤伴全身转移或非实体性肿瘤的患者,射频消融技术可能起不到很好的疼痛范围覆盖和治疗作用,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则可以有效地解决疼痛问题。鞘内吗啡泵植入术被喻为“治疗晚期癌痛的核武器”。其原理是直接在中枢神经系统蛛网膜下腔置入导管,通过导管输入吗啡类药物。这种给药方式避免了口服或肌肉注射后的全身代谢作用。传统的口服和肌肉注射类吗啡药物,经过身体的代谢之后,只有三百到五百分之一能够进入到蛛网膜下腔,真正起到镇痛作用。而蛛网膜下腔导管的鞘内给药只需要给予传统药量的三百分之一,就可以起到同等的镇痛作用。而由于药量的减少,副作用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例如患者原来每天口服300mg吗啡镇痛,通过鞘内给药装置,只需要给予1mg就可以有效镇痛,解决了患者口服给药困难、副作用多的弊端。
服用止痛药的同时患者可以服用其他药物吗?比如疼得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加用安眠药吗?
疼痛是肿瘤相关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据有关研究显示,,59% 的癌症患者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出现 疼痛,有 64% 的晚期癌症患者遭受着疼痛的困扰,有 33% 的患者治疗后依然会发生疼痛.
如果患者出现了爆发痛怎么办?要忍着等到下次吃药的时间吗?
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在药店是可以买到的,但其他的药有很多都是管制药品,普通药店是不能买的,必须到医院来开。很多晚期病人活动不便,家属只要拿着有效证件到医院办理一个毒麻药品管理卡,就可以代开。外地患者担心回去以后买不到药怎么办?一般来说,各地的三甲医院药品配备都比较完善,如果实在没有,也可以从邻近的三甲医院进行处方购药,不必非到北京来开药。
癌性疼痛是伴随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患者身心疼痛性疾病。癌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对周围组织造成了影响,导致神经压迫和组织损伤。它与疾病的产生部位、产生原因及病理特点都有关联,并且会伴随肿瘤的病情进展而随时变化。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
癌痛的出现,与疾病的产生部位、产生原因及病理特点都有一定的关系,主要是因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对周围组织造成了影响,导致神经压迫和组织损伤。同时,随着肿瘤病情的进展,癌痛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这一点就像平时打针,你越是想象细长的针头接近皮肤,越是用心感受它扎进皮肤,带来的疼痛就越明显。所以我们要放松身体不去在意它,在它发作的时候先服用药物,然后看看搞笑电视、听听音乐,或者是从窗户看外面的风景,这些对于轻度、中度的癌痛都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重度癌痛可能效果不明显。
痛就要说出来,忍受疼痛并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对自我不负责的一种表现。癌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会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癌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