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最近很是苦恼,自己的奶奶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个PET-CT检查,说这是个“查癌神器”,虽然身体没有不舒服,却硬要小叶带她去医院做检查。
很多人体检的时候都会关注的一方面检查就是肿瘤筛查。由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投入比其他疾病要更高,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所以能够尽早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肿瘤,就可以及早得到治疗,治愈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加。而提到肿瘤筛查的项目,不得不提一下被老百姓称为“查癌神器”的PET-CT了,那么PET-CT真的有那么神吗?
佐藤医生:
可分为类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
直接向医生询问你想知道的问题以及PET扫描的费用。 检查需要多长时间,检查当天你会得到什么?
报告里出现这些词
是这样吗?
除了大便颜色变化,如果大便还出现了排泄次数增加、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性状改变、出现暗红色血便等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肠癌导致的大便性质改变。
TI-RADS分级
约50%分布于手、脚、指甲下等四肢末端皮肤;
还有部分肿瘤有特定的英文缩写,尤其是颅内肿瘤,因为来源比较复杂,肿瘤的类型也很多,基本上每个肿瘤都有独立的简写,比如PNET代表是原始神经外胚层成肿瘤。
作为影像学手段,PET-CT检查通过扫描进行,在这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也不会感到疼痛。
这项医疗诊断技术是将极其微量的正电子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通过PET探测该示踪剂在人体的分布情况,反映器官的生理代谢功能,同时应用CT精确定位,因此PET/CT显像既有解剖形态的信息又有代谢功能的信息。
黑色素瘤一般没有正界,边缘可能参差不齐。
早筛查手段不仅耗费与效益不成正比,部分癌症查出来,还可能会伤害到病人自己。一旦患者通过早筛检查出潜伏十年或二十年的癌症,心理将会承受着难以预知的压力负担。由此可见,“早发现,早治疗”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病症。根据韩启德院士的观点,健康人群不必做普遍的癌症检查,高危人群则需要有针对性地检查。
PET-CT利用¹⁸F-FDG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这就好比给肿瘤安上了一个“GPS追踪器”,即使是早期癌症,PET-CT检查也能够准确地探测出病灶部位,医生可以根据获得的三维影像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从而更早进行治疗。
一次PET-CT检查大概需要两小时左右,其中正式检查前会有1个小时左右的准备时间,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血糖监测等。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医生会给患者注射药物,让患者静待30分钟左右后即可开始正式检查。
检查后会发生什么?
等候室
低回声/极低回声/不均匀回声
守护甜城百姓健康
仪器投入使用
参考资料:
没想到今年突然开始出现上腹疼痛、消化不好的情况,甚至皮肤都有点发痒、变黄了,这才觉得不对劲,再次就医,却不料查出了胆囊癌,这让王先生懊悔不已。
报告中提示良性可能的关键词有
是不是看的无聊,下面来点简单易懂的干货
藏在内镜检查中的癌症“蛛丝马迹”
02
上排:PET图像;中排:CT图像;下排:PET/CT融合图像
想要科学进行防癌检查,可以参考以下的建议。
以颈动脉彩超为例,当颈动脉内膜厚度超过1毫米,即可诊断为颈动脉内膜增厚,超过1.5毫米,一般会直接诊断为颈动脉狭窄;而如果血流速度只有125cm/秒,说明颈动脉狭窄50%,血流速度为40cm/秒,说明颈动脉接近闭塞;如果在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情况下,出现低回声,即表示不稳定斑块(软斑块),需提高警惕。
1、结节的数目
2、结节的形态
3、结节的边界
4、结节的内部结构
5、结节的内部回声
6、结节的后方回声
7、包膜
8、结节的钙化
9、结节的生长速度
10、结节的纵横比值
11、颈部淋巴结
均匀低回声,长径/短径比<2,淋巴结构消失,多个淋巴结融合,提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12、血流
4血流信号
肝脏较常见的良性占位有肝囊肿、肝内血管瘤。
微钙化(点状钙化)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总的来说,突然出现的“多余物质”,或者出现红肿等,需要通过多方面判断其危险性。
编辑:
已经确诊肿瘤,不知道是否有转移,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如果不存在转移,则允许进行手术切除;如已发生转移,则需选择放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参见开篇示例)
以小艾为例,身高1.62m,体重45kg,那么小艾的BMI指数就等于45÷1.62²≈17.1;而BMI指数正常范围是18.5-23.9,所以小艾是偏瘦一点。
如果不想癌症找上自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是第一步,定期去医院做体检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大家每隔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体检,帮助我们找到身体内的小问题。避免小毛病演变成癌症大问题。
1、张喜军.如 何辨别瘤与痣[J].新农村,2019,(11):43.
2、船舷.容易忽视的恶性肿瘤——黑色素瘤[J].养生月刊,2019,40(1):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