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是大多数癌症患者都会面临的重大磨难之一。癌性疼痛,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控制癌痛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时代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积极治疗癌痛的意识在加强,越来越多的先进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涌现。
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二阶梯是弱阿片类药物,包括可待因、曲马多以及强痛定等。
这是针对全身骨转移病灶的病因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但随着 肿瘤的复发和进展疼痛复发率高。本患者经过几次化疗后胸部疼痛 有所减轻。但是因为患者体质下降以及骨髓抑制等副作用的出现, 无法继续进行化疗。
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癌痛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之一就是疼痛,而癌性疼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如果癌痛得不到控制,会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文、排版丨王申冲
但是,仍然有不少肿瘤患者及家属对癌性疼痛有较深的误解,下面我们来解开这些常见的误区。
阿片类药物并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使疼痛得到缓解。
关于嘉会国际肿瘤中心
双膦酸盐类药物
患者及家属常常会问医生:“吃止痛药是不是会成瘾呀?如果会成瘾的话我们不要吃止痛药!”
非药物治疗方法
晚期肿瘤患者选择一种止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安全的方法,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PCA)是一种新型止痛方式,可适应癌痛患者的用药个体化差异,可依据患者自身疼痛情况控制给药次数。PCA本质上是给药方式的变化,旨在维持最低有效镇痛浓度,提高止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可用于静脉、皮下、硬膜外间隙等途径,具有快速缓解疼痛、费用较低、感染风险小的特点,尤其适合难治性癌痛的镇痛治疗。
癌痛的分类:
参考文献:
爆发痛难忍,药物或其他手段控制不佳。
对乙酰氨基酚
经历了这一切,我才发现健康是多么重要。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家人、朋友给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他们,我想我早就离开人世了。最后我想告诫大家,珍惜生命,活在当下,享受幸福吧!
效果可靠,无封顶效应。伴随的不良反应,患者常可以耐受,可以长期使用。患者在采用PCA泵前已经使用阿片类药物,而且止痛效果多不满意,而改用PCA泵后,仍可以明显提高止痛效果,但有耐药的现象,常需要增加药物浓度,以改善止痛效果。
患者家属(王红军):我爸也是胃癌,去世一年多了。前期化疗他的状态还可以,但后来越来越不好,经常要挂甘露醇来止疼。他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要求出院,在家里又疼得捶墙,自己买的止疼药没效果。开始还疼得哼哼唧唧,后来没声了,被折磨得麻木了。该死的癌症,害得多少家庭破碎!
现代鞘内泵的精密化设计,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精确地控制给药速度和剂量,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安全性。
癌痛在初期多为慢性、隐匿的钝痛,随着病情的进展,慢性钝痛逐渐转变为锐痛、刀割样痛,可沿神经支配区放散,通常是慢性疼痛。多数慢性癌痛表现为至少有两种原因导致的疼痛,即同一个癌痛患者所表现出的疼痛可以是多性质、多部位和多原因的。癌症患者在出现癌痛的同时,可以伴有焦虑、厌食、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方面的症状。癌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饮食、睡眠也会造成影响。长期吃不好、睡不着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肿瘤细胞一般在人体抵抗力较差时发展最迅速,以致不利于癌症治疗。因此,当患者感到癌痛时,应及时就医。
主要有介入治疗、放疗(姑息性止痛放疗)、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以及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适当地应用非药物疗法,可以作为药物止痛治疗的有益补充,与止痛药物治疗联用,可能增加止痛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举例来说,即释吗啡制剂起效比较快,通常在给药后45分钟内就可以发挥药效,1-2h后药效达到峰值。如果用药后疼痛控制不佳,间隔2h再次给药是非常安全的。而吗啡缓释片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等药物的作用时间较长,给药间隔时间也较长(通常为12 h),且严禁研碎或掰开使用,以免因药物的快速释放而导致呼吸抑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术后专业医师会通过逐渐上调药物输注系统的每日给药剂量及每次爆发痛时的给药剂量,并且逐渐较少直至停用口服或者外周静脉等途径的镇痛药物,最终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按:冰虫止痛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验方。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首选口服给药途径,有明确指征时可选用透皮吸收途径给药,也可临时皮下注射用药,必要时可以自控镇痛给药。
对本患者总体治疗的体会 ——个体化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适应症: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癌症诊断治疗引起的疼痛,基本涵盖各种轻、中、重度癌痛
综合地运用了化放疗、核素治疗、甘露醇激素治疗、双麟酸盐治 疗,合理及时地调整吗啡类药物的剂量,并适时加用卡马西平消炎 痛,引进中医药的汤剂口服和外用膏贴,配合心理安慰开导的干预措 施。在抑酸、抗炎、镇咳等对症治疗配合下,使得患者复合多发性疼 痛得到良好的控制。
4月7日 3 卡马西平200mg,tid 1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副反应不大
原因分析:骨转移病灶区的破骨细胞活性增高,局部前列腺素及 炎性因子增多是导致骨疼痛的因素。腰背部疼痛系神经受压或侵 犯。口腔内疼痛系黏膜溃疡导致。针对疼痛采取的治疗手段化疗放 疗及核素治疗,激素治疗,甘露醇脱水治疗,双麟酸盐治疗,中医药治 疗(汤剂口服+外用膏贴)止痛药物治疗,心理安慰及开导其他治疗 (抑酸、抗炎、镇咳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