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经过了多次治疗,但癌症依旧多次复发的话,你还会选择继续治疗吗?来自蚌埠的苏阿姨(化名),她做出了“继续治疗”的选择。
57岁的苏阿姨,患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虽然几年前接受了子宫双侧卵巢附件全切手术,但病情仍多次复发,效果不佳。今年2月,苏阿姨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血液内科王兴兵教授的推荐下,尝试了新疗法——CAR-T细胞治疗,苏阿姨也成为了安徽的首位受益者。
前段时间,杨海燕刚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出现胸闷、气促,且迅速加重一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部分超过12cm,胸腔、盆腔、卵巢等广泛侵犯。穿刺后确诊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参考资料:
相信这个时候大家会有这样的疑问,毕竟是将人体中的T细胞变成了CAR-T细胞,那么对人体有害吗?
原标题:《一针120万,癌细胞清零?国产抗癌“神药”上市后,有医院一晚接到上百个电话!制药公司高管却说……》
但是据相关报道:在2021年6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了CAR-T细胞上市,但是CAR-T细胞治疗的价格高达120万元,这也导致很多人望而止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CAR-T针对性强,但副作用也不能被忽视。在临床治疗中显示,接受CAR-T疗法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B细胞再生障碍、细胞因子风暴、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脑水肿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选择CAR-T治疗方案需要对癌症确诊后,再进行T细胞治疗,否则治疗效果大打折扣,且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年轻人要少熬夜,保护自己的免疫力
肿瘤类型:有的肿瘤的恶性程度极高,如胰腺癌,往往发现很难挽回,而有的癌症“惰性”较高,如甲状腺癌,发展缓慢,数年都不会发生转移。
那为何不能进入医保?
通常我们将人体的免疫系统中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然而免疫细胞中有一种名叫“T细胞”的细胞,它的任务就是负责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这个时候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T细胞不能自主地方发现癌细胞并将其杀死呢?主要是因为癌细胞比较狡猾,善于伪装,使T细胞不能及时的发现癌细胞的存在,所以癌细胞也就有了滋生的机会。
“患者一定要到有资质的医院,经过医生评估后,才能明确是否适用。”杨海燕所在的科室是国内首批获得使用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资质的中心之一。
不过,这4种癌症即使到了晚期,也有可能成功“治愈”。
一、CAR-T细胞疗法,疗效如何?
二、如此昂贵的疗法,为何不能进医保?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CAR-T细胞疗法这么贵。
三、癌症到了晚期,还有必要治疗吗?
1、胃癌
2、淋巴癌
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且逐年增高。淋巴癌也是目前控制率治愈率坐高的肿瘤之一。通过靶向及免疫治疗,淋巴癌的治愈率可达70-80%。
3、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被称为“男人癌”,是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和肝癌、肺癌相比,前列腺癌预后较好,经过规范治疗,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可接近100%。
4、甲状腺癌
[1]《用自己的细胞定向消灭肿瘤!安徽首位受益者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完成治疗》.安徽网.2022-05-02
[2]《120万一针抗癌药为何未进医保?官方解释来了!》.健康时报.2021-12-03
[3]《癌症竟然「能」被治愈!| 健康之路》.CCTV健康之路.2018-04-16
切除胃部后,还需要进行化疗。对于胃癌晚期患者,医生可通过药物治疗肿瘤范围缩小,直到可以进行切除术。
前段时间,杨海燕刚接诊了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出现胸闷、气促,且迅速加重一个月,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部分超过12cm,胸腔、盆腔、卵巢等广泛侵犯。穿刺后确诊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医保谈判基金测算组组长郑杰解释到,按照目前的药品支付范围,在国家目录里边的药品年支出的费用最高的不超过30万,而CAR-T的价格远超基金承受能力和老百姓的负担水平,不具备经济性,所以没有能够通过评审。
经过细致的前期准备,3月7日,苏阿姨首次注射CAR-T细胞阿基仑赛注射液68ml,输注过程顺利。
面对疾病,最怕两件事,一是没药,二是没钱!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钱治!那么普通家庭的患者如何才能接受一针一套房的天价疗法CAR-T治疗?
山东大学老龄科学团队曾经做过一项,发现10%的癌症患者因为缺钱不得不含泪放弃一些治疗,高达52%的癌症患者有经济危机。
CAR-T疗法究竟是怎么治疗癌症的?杨海燕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把患者的T细胞用一定的方式分离出来,将T细胞加工修饰后,再把细胞扩增,然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让其杀伤肿瘤。从这个角度讲,CAR-T细胞就像一个特种兵。
2022年1月25日,王先生进行了这一治疗,于2月11日出院,在治疗后的一个月随访中,王先生经过PET-CT复查,确认体内没有癌细胞,达到完全缓解的状态;在治疗后的第三个月随访,PET-CT复查亦提示疾病也处于完全缓解的状态,120万一针抗癌药,宁波首位患者治疗成功!也填补了宁波市这一领域的空白。下面我就以此病例抛砖引玉,好好地和大家聊一聊相关知识。
举个例子吧,打个比方,小王患有淋巴瘤,如果要接受CAR-T疗法。首先就会有研究人员对小王的肿瘤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其癌细胞的信息特征。然后再采集小王血液,提取T细胞,将癌细胞信息传输给T细胞,为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即嵌合抗原受体)。从此,这个T细胞就升级为了CAR-T细胞。到这还没结束,需经过体外培养,扩增CAR-T细胞数量,除了数量,工厂还要检测CAR-T细胞的质量并去除其中的杂质,所有检验合格后,才能最终进入临床。最后,再将CAR-T细胞回输到患者血液中,这一针就是整个治疗过程最关键的输注。这样的CAR-T细胞既携带了识别肿瘤的“导航头”,又增强了杀伤肿瘤的“弹药库”,精准引导、靶向攻击癌细胞。大家不妨对比一下,这种疗法是不是要比各种放、化疗痛苦度降低不少。
1.朱玉昌,郑小江,胡一兵.基因编辑技术的方法、原理及应用 [J]. 2002:65.生物医学,2015,5(3):32--41.
2.人类基因编辑:科学、医学和伦理委员会.人类基因编辑:科学、伦理学和治理[J].邱仁宗,编译·医学与哲学,2017,38(5A):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