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大家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统计显示大多数肺癌患者在就诊时仍是晚期居多。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好,这也促使现代医疗增加对晚期肺癌研究的力度,近年来多数获批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都与肺癌有关,一些患者获得了实际的利益(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晚期肺癌患者众多的原因之一还是因为大部分潜在患者群体不属于高危群体,忽视了筛查。因此更需要普及一些肺癌的临床表现(症状),从而能在更早期的时候确诊肺癌,早期的确诊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会节省高昂的治疗费用。
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消融治疗禁忌证:
右肺下叶结节,建议定期复查
主诉: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天。
2.化疗:
来源丨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X线是骨科常规检查方法,可鉴别溶骨性和成骨性破坏,但对早期骨转移瘤的检测灵敏度低,难以发现早期转移灶。并且在骨小梁破坏>50%时,才有可能在X线平片上见到明确的骨破坏征象,且容易被老年性的骨质疏松所掩盖。另外,X线平片对锁骨、肩胛骨、脊柱和颅底等解剖较复杂、组织重叠较多的部位显示颇为困难,因此,X线并不作为骨转移的常规检查手段。鉴于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专家组推荐,对有临床症状的部位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可使用X线平片进行补充评估。
影像学诊断
点评医生简介:41-刘文静
肺癌除上述几种常见的转移部位外,较少见的转移部位有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腹腔内、心脏等。症状常与转移部位相关。皮下转移结节多位于躯干或头部,质地偏硬,无圧痛,可以不固定,有时长期无变化,活检可明确诊断。
非初发性肺转移均为异时性转移,为异质性较大的一组疾病。与初发异时性肺转移不同的是,这部分患者既往已接受过前期药物治疗,药物疗效相对较低,且肿瘤医师已经能够根据既往的治疗反应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右肺上叶胸膜下微结节
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症状与其他肿瘤相似,包括头痛、呕吐、视野缺损、轻偏瘫、脑神经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
2
对于分化差的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以及特殊类型腺癌,如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与肺原发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形态学难以区分,可依据免疫组化及详细临床病史加以鉴别。
2022年1月随访,发现右肺病灶出现了增大,于是在2月份又进行了微波消融手术。在这五年时间里,患者对14个病灶共计进行了四次微波消融术。
部分患者还会因为肝转移而出现腹部不正常的膨大、胀满,这有可能是出现了腹水。
但也不是所有的肝转移患者都会有这些表现。
肺转移病灶放疗
专家介绍
肺癌可能引起腰疼,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肩膀疼痛,并且会很容易被人忽略。
启示
胰腺转移比较容易出现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本例分析:
结直肠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包括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为靶点的治疗(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和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为靶点的治疗(贝伐珠单抗)。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疗效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虽然在部分研究中观察到,靶向药物在增强化疗药物抗肿瘤活性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抑制骨转移的作用,但是在结直肠癌骨转移中的作用还缺少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高,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肿瘤是目前上海居民的第二位死因,其中肺癌、大肠癌、胃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位列常见恶性肿瘤中的前五位。恶性肿瘤患者中,有的已经把原发病灶切除了,有的原发灶部分切除,还有一部分患者则选择了形式多样的保守治疗(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者单纯放射治疗)。但不管是哪一类恶性肿瘤患者都需要接受较为严密的临床随访,精细严谨的随访很重要,它能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并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PET/CT对于肺部出现新生的直径在0.8cm及以上可疑结节非常有价值。首先,PET/CT对于鉴别该类结节性质准确性高,这类肺结节如果是转移性病灶往往18F-FDG的“聚集”会相对较高,而良性肺结节往往“聚集”较少,当然有些活动性的肺结核、炎性肉芽肿、较为少见的肺结节病也有可能表现为高代谢,但是通过与临床其他一些检查或者一些影像特点可以进一步地排除;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全身PET/CT扫描,可以进一步排查出人体内其他部位的可疑病灶,虽然常规CT可以全身扫描,但是排查肿瘤的灵敏度欠佳,即便看到病灶了,也可能无法准确定性;不可否认,MRI排查肿瘤的灵敏度也很高,但是缺点是它的扫描范围非常局限,可能做了这里,另外的地方没有排查到,而且MRI诊断肺结节的价值较CT更低。
男性,55岁,直肠癌术后12月。CT发现1枚可疑肺结节,直径约1.92cm,PET/CT上该结节18F-FDG摄取明显增多,SUVmax(代表18F-FDG的多少)为11.03,提示肺转移。此外,PET/CT还发现肝右叶一处18F-FDG明显增多的结节形成,提示肝脏转移。这位病人及时接受了肝脏局部放射治疗及肺部转移灶切除术,目前生存状况良好。
肠癌转移到肺,目前治疗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于孤立的肺转移病灶,可以选择肺组织的部分清除,在手术以后也需要配合全身的静脉化疗,同时也需要进行肠癌根治切除术,有很多病人的生存时间可以达到1-2年,甚至更长。
结直肠癌骨转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当进行定期随访。随访项目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患者治疗反应和心理状态等。根据结直肠癌的随访策略,一般在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骨转移尤其应当重视体格检查的重要性,结合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仔细评估治疗效果。
所以,有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也会发生骨折,被称为“病理性骨折”,查血时如出现高钙血症及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应警惕并及时联系医生做相关排查。
这些都是由原发的肺癌所引起,称为“副瘤综合征”,并非发生转移的表现。
(3)IPN的随访:建议随访中扫描设备和方法保持一致。风险因素较多时,每3个月行胸部CT扫描;风险因素较少时,频次与原发肿瘤保持一致;如确认为良性结节,不再密切随访。
胸膜固定术是向胸膜内注入硬化膜炎,从而使胸膜粘连固定,使胸腔积液增长缓慢或不再增长,近年来常用的硬化剂有四环素、红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滑石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