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抱着“手术都做了,再也不用来医院”的心态,完全不顾主管医生在出院时的医嘱“定期复查”。
必须要提醒广大患者的是:出院不是治疗的结束,复查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肿瘤医院所不具备的条件,往往就是成了综合医院肿瘤科的优势。
在日常接诊的过程中,癌症患者一旦出现复发转移,总想问自己到底能活多长时间,这也是很多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其实,不要去想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不少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活了10多年,至今仍然健康地生存。所以说,复发转移并不意味着死亡,规范合理的治疗往往能使患者获得非常好的生存周期。
乳腺和身体的内分泌息息相关,雌激素分泌的异常变化,同样有可能导致乳腺癌复发,影响到癌症患者的寿命。
一般情况下,如果肺部出现7-8个结节小瘤,人体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容易被忽略。大多数患者在肿瘤增长挤压呼吸道,诱发呼吸问题后就诊,才发现自己得了肺癌,甚至有75%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肺癌晚期。
根据医学定义,良性肿瘤的本质虽然类似癌细胞,但并不是癌症,它更类似于一种“增生”状态。
有一部分患者认为手术、化疗、放疗等结束了,癌症的治疗也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即使是治疗结束后5年,处于临床治愈阶段的癌症,癌症细胞仍可能存在,仍存在复发转移可能。所以癌症患者需坚持定期复查,预防癌症复发,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以及癌症的不同分期选择相应的复查项目,例如体格检查、查血、癌症标志物、CT、彩超等。同时多留意自身症状,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尽早去医院检查,及早发现癌症复发,及早治疗。
所以对于患者来说,看不可变部分的五年生存率可以对疾病有个大致科学的判断,看可变部分的生存率则可以对未来治疗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判断标准。
病人情况
癌症类型
刀口及引流口,引流瓶就没放出来了
每一次复查都感觉宛如面对一场大考,其中的忐忑、焦虑、不安只有经历了才理解。早上七点多空腹抽血,B超做完已经快中午,连饿带吓的走出医院时腿都是软的。给我做B超的是个年轻的女医师,很认真,我需要做乳腺、腋下淋巴、甲状腺和全腹的B超,做到腹部时,医生看了很长时间,然后让我先出去,到另一个房间门口等着。等待的那段时间,我害怕极了,不知道是检查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人仿佛都木了。感觉过了很久很久,忐忑不安中被叫到另一个检查室,一个中年女医生操作仪器,和之前的医生反复观察图像,最后排除了可怕的那个结果拿着检查报告走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劫后余生,人都快虚脱啦。
一、五年生存率的意义
二、五年生存率怎么用
1、不可变部分
在一项28118例上皮性卵巢癌的研究中,包含高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性癌,癌肉瘤和恶性Brenner瘤7种病理类型[1]。
而在发生局部转移时,所有组织型的一年生存率都大于80%。但对于五年生存率来说,除低级别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癌外,所有组织型均低于80%,其中癌肉瘤的五年生存率为38.6%。
远处转移时(晚期),大部分组织类型的一年生存率都大于80%,但黏液性癌约为37.9%,透明细胞约为63.3%和癌肉瘤约为60.0%。而到了诊断后第5年,大多数组织型的生存率低于35%,其中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和黏液性癌达到或低于 22%。
2、可变部分
结果发现,生存时间大于7年的这部分患者共同特点是:手术切除至R0(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都完全切除)的几率更高,且对化疗药物敏感几率更大,二次减瘤手术的成功[2]。
另一项研究也发现,手术切除至R0是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相比,完全切除的患者更具有生存优势[3]。
2022年发布的一项关于上海1330名卵巢癌患者死亡原因分析报告可知,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喝酒、肥胖、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和缺乏体育锻炼等)与卵巢癌风险增加有关。而健康饮食,保证足够的蔬菜摄入,增加身体活动都可以影响卵巢癌的风险和生存[4]。
在饮食中多吃含高纤维、类黄酮、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的食物都可能降低卵巢癌的风险,而含高脂肪、胆固醇、视黄醇、硝酸盐等成分则会增加卵巢癌风险[5]。
最后,愿天下卵巢癌患者都活出生命的长度,把握生命的宽度。
“5年生存率”是什么?
第三是癌症的治疗方法。治疗方式关乎到患者的生存期,所以患者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患者能够自主掌握的因素。临床上,手术一般是早期癌症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晚期患者,手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手术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的问题,既然癌症已经发生了转移,如果手术,效果也并不会很理想,反而让器官正常的功能受到影响,加重癌症的症状。但也有例外,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各个机能以及预后,给出手术建议。但是手术方式风险巨大,医生在决定前会跟患者和家属进行彻底的沟通,明白个中利害以及得失后,再考虑是否选择手术治疗。
第四是自身免疫力。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保护免疫功能以及抵抗力。无论是哪种治疗手段都会对患者的免疫力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免疫力下降会使得残留癌细胞复发或转移。可通过患者的体质、精力体力、食欲和睡眠以及精神状态来评价其免疫功能,做好营养支持,树立能战胜疾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