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癌症疫苗(上海癌症最好的医院)

2023-06-27 23:02:14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上海癌症疫苗(上海癌症最好的医院)

打一针疫苗就不得癌症了?

10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为您揭晓谜底

以前的沈丽霞很爱吃,胖胖的,做得一手好菜。可如今,连进食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她也没法做到了。

杨浦区长海路街道双阳北路395弄

它也是上海第一家临终关怀病区,当你走进这里,一阵扑鼻的清香迎面而来。外面的墙壁粉白相间,护士们也穿着粉色的工作服。这里的病房不叫病房,叫做关怀室,就连关怀室的牌子都是粉色。

刚住进来第一天,隔壁124号床的病人就去世了。这位病患立马让她儿子安排她出院:“医院是救人的,我一进来隔壁床的病人就没了,我受不了。”最后这位患者在家里去世。

为什么说他特殊呢?因为这是他在这里过的第五个生日。王学文说他很幸运,医生预计的生存期只有6个月,所以他每次过生日都当作是最后一次。

而奇迹真的在发生,也许是老天的恩赐,这短短的6个月已经延伸到了第五年。王学文一家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着活着的每一天。

在他过完生日的第二天,隔壁床的舒国突然就离世了,两人的关系一直不错,舒国还常常提起自己可爱的外孙女。

因为久病在床,身上长满了褥疮,有些地方还生了黑痂。来到医院的第一天,3个护士小心翼翼地帮老人擦洗身体。

值班的护士们从监控中观察着病患,每个病房里也有陪床的护士和护工,为的就是第一时间能发现异样,减轻病人的疼痛。

2019年6月,中国内地地区开启了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期望让更多的病人在生命的最后能活得有质量。

[1] 临终关怀纪录片——《生命里》

在一次次看似随意的“聊天”中,赵文蔷逐渐梳理出患者的人生故事,逐步让临终病人将人生的末期转化为一场“漫长的告别”。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临终患者多数都希望最后的日子能和亲人在一起,完成殡葬、遗嘱和对财产归属的处理,考虑是否捐献器官或遗体,和亲朋好友相聚一次,完成最后的心愿,并跟所有珍重的人一一告别。

出品: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今年8月23日,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九价HPV疫苗在中国国内的适用人群从16-26岁女性拓展到9-45岁女性。今天,“扩龄”后的上海首针九价HPV疫苗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3家单位同时开打。

27岁的瞿女士今天终于如愿打上了九价HPV疫苗,“真的很幸运,之前一直在关注九价HPV疫苗,打好疫苗,心就定了。”

记者了解到,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癌症。不过,专家提醒,并非接种了HPV疫苗就“万事大吉”,仍要定期进行规范的宫颈癌筛查,从而实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越早接种HPV疫苗越好

HPV有200多种型别,在所有的高危型HPV病毒中,HPV16、18“毒性”最强,可谓是“最强王者”,超过70%的宫颈癌都与它们有关。还有其他高危型如31、33、45、52、58,约超过20%以上的宫颈癌与这些亚型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发现中国女性最常见、感染最严重的5种高危HPV型别分别是16、18、58、52和33。根据中国的人群数据来看,HPV 52和58导致宫颈癌和宫颈病变的占比高于全球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介绍,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在“17-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二价疫苗可预防HPV16、18型,四价疫苗可预防HPV16、18、11、6型,九价疫苗可预防HPV6、11、16、18、31、33、45、52、58。九价HPV疫苗扩龄后,9-45岁女性均可获益。

在接种现场,不少人都有与瞿女士相似的经历,九价HPV疫苗没排上,等着等着超龄了。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隋龙给出的意见是,25岁以上已经有性生活的成年女性,建议越早接种HPV疫苗越好。为了9价疫苗长时间等待,如果在这期间感染了HPV反而得不偿失。

相关研究显示,9岁开始,年龄越小接种HPV疫苗,诱导出的抗体水平越高,预防宫颈癌的效果也更好。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对疫苗的应答反映逐渐变差,保护效力自然相应减弱。

也有不少女性询问,已经全程接种完2价、4价疫苗,能否再次叠加接种9价疫苗?隋龙表示,目前尚无临床数据支持全程接种二价HPV疫苗后叠加接种九价HPV疫苗;全程接种完四价HPV疫苗后,可间隔12个月再接种九价HPV疫苗。不过,他提醒,“疫苗不是补药,HPV疫苗并不能100%预防宫颈癌,定期筛查仍是关键。”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关键

“接种HPV疫苗是宫颈癌的首要预防手段,但接种HPV疫苗仅是宫颈癌一级预防措施中的一个部分。”隋龙强调,要想真正远离宫颈癌,即使接种了疫苗,也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基于此,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于同日发起“子宫颈保卫战”行动,呼吁全社会每位女性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三级预防”。华克勤介绍,一级预防是HPV疫苗接种、健康教育;二级预防是宫颈癌筛查、癌前病变早发现早治疗;三级预防是宫颈癌病人管理。

“随着一级预防策略的推进,HPV疫苗接种已经广泛开展。但我们发现,二级预防的重要性仍未得到部分女性的重视。二级预防的缺失将导致宫颈癌前病变诊治不及时,同时加重三级预防的工作负担。”华克勤说。

目前,宫颈癌筛查诊断方法为“三阶梯法”,包括宫颈细胞学筛查、阴道镜评估与组织病理学确诊等。

大部分宫颈癌的发展都有迹可寻。对于宫颈病变,最好的发现方法就是定期去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下生殖道疾病诊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非常重视女性宫颈癌的早筛早诊,在宫颈癌筛查、宫颈病变诊治领取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了女性宫颈癌的发生。

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质控管理,让宫颈癌患者活得久、活得好

宫颈癌筛查十分重要,但规范诊断与规范治疗同样不可忽视,过度治疗可能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甚至对患者造成医源性损伤。

作为上海乃至中国宫颈癌诊疗的“桥头堡”,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每年完成宫颈肿瘤手术4千余例,位居上海市第一位。这里的“术前-术中-术后”全流程质控管理更是高于国际质控标准,让众多跑遍全国多地医院的宫颈癌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

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一份2014年-2019年,5952例宫颈癌患者长期密切随访后形成的数据报告显示:5年生存率达到了94.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IB1期2年无复发率达97.3%,远超国际质控标准要求的90%。

随着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让不少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面临两难:能不能既保命又能生孩子?医院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更加重视内涵质量。

华克勤教授团队于2013年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中孕期腹腔镜保留子宫宫颈广泛切除术,开创了孕期宫颈癌手术新的里程碑。医院诊治的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86.3%,新生儿存活率达100%。对于年轻的宫颈癌患者,医院一份2017年-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1240例宫颈癌患者接受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成功受孕率达63.9%,复发率仅0.08%。而国际上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成功妊娠率在30%左右。

如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宫颈癌手术治疗质量控制标准质已经立项将写入上海市卫生健康地方标准。对标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医院牵头制定了长三角地区宫颈癌单病种标准并进行推广,意味着三省一市将纳入同质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医院还协助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起草了关于子宫肌瘤、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单病种质量监测手册》,为全国宫颈癌诊治工作提供了“红房子经验”。



作者丨李晨琰

编辑丨蒋竹云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61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