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什么要查肿瘤标志物?这个检查有什么意义?
甲胎蛋白测定(AFP)
80-95%的大肠癌是由息肉变来的,尤其是腺瘤性息肉。
临床意义:癌胚抗原测定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主要用于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判断预后、监测疗效和肿瘤复发等。
总之,当肿瘤标志物异常,一定要冷静。毕竟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未必就与癌症有关,因此人们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再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听从医生的嘱咐,直到医生给出明确的诊断为止。最后提醒大家,即使全面检查后仍未发现存在明显的异常,建议三个月后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排除一过性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可能。
哪是不是它没有出现异常,就代表体内一定没有肿瘤呢?并不是,检查结果显示没异常,也不代表一定就100%安全。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理解了:有的人经常体检,而且比较规律,但是最后却查出了癌症晚期,可见这是有漏检的可能性的。
至于肺癌、胃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则分别需要进行胸片、胃肠镜、妇科检查和宫颈刮片等检查。
新
不是,依旧是有必要查的。
因为除了肿瘤会使得肿瘤标志物升高外,一些良性的疾病甚至是健康的人群,在检查的时候可能也会查出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肿瘤的诊断,除了肿瘤标志物外,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确诊肿瘤还需要有组织或者细胞病理学的诊断依据。
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包括CA125、CA153、CA199、CA724、CA242、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
一、不是广谱的。例如甲胎蛋白主要是用于发现肝癌,而且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AFP都呈阳性。
二、阳性率有限。以癌胚抗原为例,胃癌早期,阳性率仅为5%~10%,而晚期的阳性率也只有53%。这就意味着早期胃癌患者,如果只通过CEA这一个指标,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患者能够被发现,而对于胃癌晚期患者,依然有一半的患者会漏检。
一、有利于早期发现
二、肿瘤标志物间可以组合检测,提高检出率
三、肿瘤标志物搭配常规体检、影像学检查及针对性检查手段,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1、肺癌检测可以结合低剂量螺旋CT。
2、乳腺癌检测结合临床乳腺检查+影像学检查(乳腺钼靶、B超、MRI)。
3、胃癌检测结合胃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4、肝癌检测结合肝脏B超+HBV检测。
5、结肠癌检测结合结直肠镜检+腹部B超。
6、宫颈癌检测结合宫颈拭子HPV检测及TCT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关于肿瘤标志物,我再多说一嘴。其实不光是普通百姓,这一类指标在一些医生的眼中也是比较“暧昧”:它既不能为肿瘤的确诊提供充分的证据,但又不能轻易放任不管。而且面对心事重重的患者,经常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耐心科普,真是费时伤神。所以对于它们的科普,还是很有必要的。
肿瘤标志物和癌症没有必然的关系,若发现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升高,想确诊癌症,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其他检查,如超声检查、核磁共振、病理学检查等等。
第一种,怀孕活动性肝炎等疾病
第二种,患癌的人肿瘤标志有可能正常
在临床上癌胚抗原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用于监测患者的癌症治疗疗效如何。还有患者在手术之前或者在化疗之前进行癌胚抗原的检测,显示升高,在患者手术之后,如果出现数据下降,这是正常的现象,说明化疗对患者的治疗有效。但是如果在手术或者化疗之后,癌胚抗原的数值没有下降,反而升高了,这就意味着患者身体中的肿瘤病灶没有清除干净,而且治疗方案需要改进。
第二个方面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在患者治疗之后需要做定期随访对癌胚抗原进行检测。如果发现升高,那么有可能患者的癌症出现复发了,赶紧做影像学检查避免癌症进一步恶化。尽早检查发现,尽早治疗。
以上就是胰腺癌的症状,看起来很多症状都不会让人想到是胰腺癌,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很多胰腺癌患者直到晚期才被确诊,因此,一旦身体出现不适,或者疑似胰腺癌,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那么,胰腺癌一般需要做什么筛查呢?
CEA的升高也不是没有意义,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术后的患者,CEA可以作为监测复发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过这个“升高”也是很有讲究的,不是所有的“升高”都有意义。
有的人身体中有肿瘤,但是在检查肿瘤标注的时候,却发现一切正常。这是因为患者的肿瘤,对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不高,因此在检测的时候不会发生异常现象。所以这个数据还存在争议,不能作为确诊癌症的为证据。
糖类抗原72-4是一种对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对较高的肿瘤标志物,与胃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1)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者;
(2)大便有粘液、脓血者;
(3)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4)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
(5)大便变细变形者;
(6)长期腹痛、腹胀者;
(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便血≠痔疮!
2、便血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3、痔疮不会引起直肠癌,但是痔疮可以同时伴发直肠癌。
4、痔疮患者便血久治不愈应高度怀疑直肠癌。
(16)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记者获悉,对预后的准确预测,可指导医生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更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例如对预后不佳者避免给予过度的治疗,而对复发高危患者则给予更为积极的辅助治疗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