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会出现骨转移的现象,癌细胞骨转移会引发剧烈疼痛,甚至增加骨折或截瘫的风险,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让他们丧失治疗的信心。所以了解骨转移并及时治疗就变得十分重要。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癌症即使发生骨转移也可以通过综合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可带瘤生存,延长生命。
癌症容易骨转移,其中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骨髓瘤等很容易发生骨转移。不同的癌症骨转移的位置存在一些区别,比如乳腺癌最容易出现的骨转移位置首先是胸骨、肋骨,然后是胸椎和腰椎,骨盆,之后才是四肢位置。肺癌最容易出现骨转移的位置主要在胸椎、腰椎或四肢,颈椎次之。肾癌或宫颈癌容易出现在腰椎或骨盆位置,其他包括肩胛骨或肱骨也是常见位置。前列腺癌容易发生全脊柱和骨盆骨转移,四肢也会广泛转移。骨髓瘤最容易出现的骨转移位置是脊柱,包括胸椎腰椎和颈椎,相对而言四肢的略少见一些,但也有。甲状腺癌骨转移位置在脊柱和四肢差不多概率。
70%以上的癌症会发生骨转移
癌症转移就没救了吗?有哪些应对措施?
癌症术后的复查很关键
癌症发生骨转移说明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因此,癌症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以上情况的,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
骨转移疼痛夜间更重。骨转移性疼痛白天由于注意力分散可能疼痛相对较轻,而夜深人静的时候疼痛比较重,甚至有些病人害怕夜晚到来,所以有些住院病人临睡前需要肌注吗啡或者口服即释吗啡来控制夜间这种爆发痛。而普通疼痛夜晚反而会相对较轻,尤其是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起的疼痛经过休息后,疼痛会明显减轻。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骨骼会被癌细胞大肆的破坏,人体的骨骼密度、质量都会有所下降,导致患者出现病理性的骨质疏松,在医学上也被称为溶骨性病变,这样的病变会导致患者骨折的概率大大增加,稍不注意撞到某个部位也可能导致骨折,所以癌症患者在生活中必须要小心谨慎。
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70%。疼痛的出现时间可早可晚,疼痛的性质也可轻可重,病程一般较长。
癌细胞最容易转移的部位就是人体的骨骼和各个关节,癌症学家研究发现:80%以上的癌症中晚期患者均会出现骨转移的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体骨折肯定是会有原因的,而癌细胞破坏人体的骨头之后就容易引起骨质缺失,在很轻微的外力或者是没有出现任何原因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骨折,这种情况是需要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的,并且这种情况还会出现压迫神经,而导致感觉出现障碍甚至瘫痪等严重的情况。
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游走性疼痛不同,肿瘤骨转移的疼痛部位通常是固定的,这是由于肿瘤细胞转移到骨后,可释放转化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等物质,激活破骨细胞,破骨细胞又释放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分泌骨溶解介质,形成了恶性循环。
蛋白质在骨骼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充足的蛋白质能促进钙质的吸收,才能有助于骨骼的强健,癌症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鱼肉、鸡肉、奶制品等优质的蛋白质食物。
她双手托着他的裤裆呢-尿失禁概念的人
骨转移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以骨损害、疼痛为主要表现。
癌细胞一旦侵犯骨骼神经,术后痊愈率较低,也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
对于骨转移,有一些患者会存在一些误会,觉得只要癌症发生骨转移,就代表着没救了,根本就还没了解清楚自己的情况,不做任何的尝试就选择放弃,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绝对化。
骨转移的患者想要延长生存期,及时发现、治疗十分关键,这就要求患者一旦出现骨转移的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于具有多个骨转移的人来说,可以静脉注射一种名为放射性药物的放疗药物。放射性药物使用低水平的放射性物质,对骨骼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旦进入患者的身体,药物分子就会移动到骨转移区域并释放它们的辐射。
位于深部的骨转移肿瘤早期常不易发现包块,只反映出局部的疼痛,表浅者部分病例可见肿胀及包块,约占5%,所以因包块而就诊者极少见。
对抗癌症,是一场“持久战”,不能因为一次胜利,就掉以轻心,癌症患者术后的定时复查很有必要。一旦被确诊为骨转移,不要陷入绝望。经骨肿瘤专业医生的周密综合治疗还是可以让部分癌症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
以宋美龄为例,她在77岁时被查出乳腺癌,期间经过反复手术、复发转移,但即使在缺乏新药等治疗手段的时代,最后也活到105岁。
虽然治疗方法多样,但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尽量避免病人卧床。一旦卧床,生存时间会大大受到影响。放疗、手术这种局部治疗方式,对人的创伤比较大,选择时要慎重,权衡利弊。
如果癌症患者近期突然出现了以下四个表现,就可能是骨转移的信号:
骨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脊椎骨、胸肋骨、骨盆、股骨。
• 但如果这种疼痛会反复发作,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就应该高度怀疑是骨癌了,并且需要去正规医院做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鼻咽癌、甲状腺癌等癌症癌症比较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主要出现在颈部、锁骨上窝等部位。一开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时候,可以摸到明显的无痛肿块,可以被推动,后来慢慢地出现局部或放射性疼痛。
骨转移的疼痛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身体患了某种癌症没有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导致发生骨转移而导致的,并且这种疼痛在白天和黑夜都会发生,止痛的效果不太好。晚期乳腺癌的患者骨转移发生的频率非常的高,最常见的是盆骨、肋骨,颅骨等部位发生的骨疼痛。
许多癌症患者到中晚期后,都会慢慢的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这是癌细胞向骨骼转移的特点,也是给身体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就来说一下骨转移,骨转移时,会有啥感觉?
定期使用双磷酸盐药物可抑制骨破坏,促进钙盐沉积和骨质修复,减少骨痛。双磷酸药物起效较慢,但用药4周后可以缓解50%的疼痛。此外,地诺单抗治疗骨转移也有一定效果。
癌症骨转移会使患者身体的某个区域麻木或者虚弱无力,以及出现排尿或者排便障碍,这提示可能出现椎骨骨折导致脊髓受到压迫。
总之,不管是转移到哪个部位,带来的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所以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对症治疗,争取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发生骨转移后的癌变,往往意味着癌变已经走到了中晚期,甚至是已经到了晚期。
近年来采用的靶向和免疫治疗,对部分肺癌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根据数据显示,大约90%以上的骨转移肿瘤来源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
众多的研究人员甚至使用了一种计算的方法来估算被研究患者发生转移播种与首次进行活检之间的时间间隔。研究发现平均是两到四年一次。他们认为,此类癌症的扩散可能会在原始肿瘤发生转化后立即发生,并且诊断可能需要很多年。
当癌症向骨骼转移后,患者会明显感觉骨骼疼痛,浑身酸软无力,骨骼转移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剧烈疼痛感,将会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骨髓中,对骨组织进行破坏。
和癌症高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癌症本身、防癌筛查普及的严重不足!
由于肿瘤的影响,转移部位的骨质十分脆弱,这类患者也容易出现骨折的症状,一些轻伤或咳嗽、打喷嚏等动作即可诱发骨折,如果发生在脊柱,可造成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