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钱晨菲 摄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4月15日电(黄筱 张雯媛)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14日召开的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浙江启动仪式上,《2022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发布。
鳞状细胞癌的起源其实是鳞状上皮细胞,作为人体上皮细胞组织,鳞状上皮细胞广泛分布在皮肤、食管、阴道、鼻腔、肛门、喉部等器官中。
癌症的发生并非无迹可寻,在日常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表现,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些身体没有不适症状的人群,也建议定期进行体检。
规范化治疗是长期临床治疗工作的科学总结,根据癌症种类和疾病分期来决定综合治疗方案,是治愈癌症的基本保障。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目前中国癌症的特点是“穷癌”下降,“富癌”上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ID:jrtt
肺癌,仍居榜首
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明显增高,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高于平均水平。
肿瘤不传染,但某些致癌因素可传染
这11种早癌信号请注意:
前列腺癌:进入男性发病前五
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负责人说,随着超声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隐匿性很强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都能被发现,有些患者甚至还未出现临床症状。“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95%的甲状腺癌可以被治愈。”
丁克峰教授说,近几年他接诊手术治疗过不少年轻患者,其中一个大学生刚入学就查出结肠癌,术后一直在浙大二院随访。见证过太多深受疾病折磨的年轻生命,和他们父母绝望的眼神,他呼吁全社会重视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
2015年报,食管癌发病位居第7;2022年报,食管癌已不在癌症发病前10。
今天上午,杭州市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杭州市肿瘤医院举行。
两年前,家住宁波鄞州区的一对60后夫妻就因此发现早期胃癌。
癌症也是世界各地死亡人群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2020年近1000万例(或近六分之一)死亡由癌症导致。其中,最常见的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直肠癌以及前列腺癌。
“近年来国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攀升,发病人群不断年轻化,除了人们对甲状腺疾病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癌症检测技术的不断改善以外,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的改变也是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分会甲状腺外科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郑守华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
4月15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发布2022年杭州市恶性肿瘤数据报告,杭州市癌症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五年生存率已达到54.19%。其中,肺癌 、甲状腺癌居发病数前两位。
4月14日,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发布最新肿瘤数据显示,近八年,浙江省癌症发病率增长率47.4%。其中,肺癌发病率、死亡率持续排在第一位,增幅最大的癌种是甲状腺癌,发病率由27.53/10万增至65.90/10万,增长近1.4倍,从发病谱第5位升至第2位。
另据上海疾控4月12日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全市新发癌症病例9.14万例,发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肠癌和甲状腺癌。
1. Thomas G. RADIATION AND THYROID CANCER-AN OVERVIEW. Radiation protection dosimetry 2018; 182(1):53-57
2. 郭振清, 赵腾, 孙谟健, 杨涛, 李娇, 林岩松, et al. 青岛地区1306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中国癌症杂志 2016; 26(01):53-59
性别差异,也使得癌症死亡率及所患癌症类型有所不同。
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毛伟敏表示,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全周期、全社会”,旨在呼吁全社会了解癌症发生真相、预防途径、早诊早治方法,向癌症患者普及科学规范的诊治理念和方式。
9月初,他在课后被学生拉去做了胸部CT,显示左肺存在积液、右肺疑似炎症改变,在服用一段时间抗生素后,咳嗽依旧没有得到缓解。
省肿瘤医院建院60周年推出六大惠民行动
浙江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有专家推测,赵忠祥老师所患的可能是恶性度较高的肺鳞状细胞癌。
从死亡顺位来讲,男性恶性肿瘤死因前3位与全国一致,分别为肺癌、肝癌和胃癌。女性死亡前3位依次为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
图/Pixabay
赵忠祥老师在2019年年底确诊鳞状细胞癌,不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鳞癌就夺走了他的生命,到底为什么呢?
在癌症的年龄构成上,癌症发病率在0-34岁年龄段时处于较低水平,35岁后快速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发病率达到最高水平,8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率有所下降。死亡率在0-49岁年龄段处于较低水平,5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死亡率达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