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单(血常规检查有血型吗)

2023-06-23 20:54:45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血常规检查单(血常规检查有血型吗)

今天vili带大家一起学习每次复查在医院做的检查到底应该怎么看,以及新版指南中提到的实验室检查。

常规的HBV-DNA和乙肝五项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啦!

20张癌症人体地图,告诉你致癌真相

输血后24小时仍要再次检查血常规,主要用于复查Hb、PLT计数,进行输血后疗效评估。在排除仍大量失血、溶血性输血反应等原因后,若Hb未达到预期值,则判定为红细胞输注效果不佳;当以CCI为判断血小板疗效指标时,若输注后1小时的CCI<7500或输注后24小时的CCI<4500,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当以PPR为判断血小板疗效指标时,若输注后1小时的PPR<30%或输注后24小时的PPR<20%,则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


(3)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1.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Finger-Stick Complete Blood Counts: Comparison Between Venous and Capillary Blood. The Journal of Near-Patient Testing & Technology 10(3):120-122· September 2011 with 8,220 Reads.

DOI: 10.1097/POC.0b013e31822814e0.

2.Yang ZW, Yang SH, Chen L, et al. Comparison of blood counts in venous, fingertip and arterial blood and their measurement variation. Clin.lab.haem. 2001, 23, 155-159.

■ 白细胞增多

■ 中性粒细胞减少

由于现代化测定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原来需用静脉血或用血量较大的项目也有了快速的微量法;这些项目也可使用末梢血,如与肝功能有关的谷丙转氨酶、胆红素、谷草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澳抗)等测定;与肾功能有关的肌酐、尿素氮和尿酸;与血脂有关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某些酶类如激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胰淀粉酶、微量元素的测定等。许多新的可用微量末梢血进行快速检测的项目还在不断建立中。

末梢血虽然也可用作观察血液固有成分,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但因为末梢血采集费时,血量有限,且采集时需辅以挤压,若操作不慎易混入一定组织液而稀释血液成分,采集情况还会受外界因素影响(如气温低时,身体因为减少热量散发而会使身体末梢毛细血管收缩,末梢循环变差可使出血不畅)。且日常工作常易用到手指,相对肘窝处接触污物的几率高。所以除了个别项目如快速血糖测定,以及儿童专科医院外,一般医院采血都选择从肘正中静脉抽取静脉血。

■ 血沉增快

(1)疾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或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的沉降距离,简称血沉。红细胞的密度大于血浆密度,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自然向下的沉降力。一般说来,除一些生理性因素外,凡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提示有病变的存在。血沉是传统且应用较广的指标,用于诊断疾病虽然缺乏特异性,但操作简便,具有动态观察病情疗效的实用价值。
参考值:魏氏(Westergren)法:

SAA——血清淀粉样蛋白A,感染4-6h显著升高,伴随病情的好转而迅速下降。在感染疾病中,其升高幅度显著高于CRP,且在病毒感染时,SAA升高要比CRP更为常见,因此也可以辅助鉴别细菌、病毒感染。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静脉血一般采用肘静脉(俗称:胳膊血),用注射器穿刺抽血,抽血量根据化验项目不同及项目多少不同,抽血几毫升至几十毫升不等,一般常用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甲状腺功能等生物化学及免疫学实验和绝大多数特殊实验。

3D模拟血管里流动的血细胞。图片来自网络

(1)创伤:急性失血性贫血,脾摘除术后、骨折后,可见一过性血小板增多。

新生儿:(15~20)×109/L。

最后一点很重要。体检报告要交给医生看,虽然他可能忙得没有办法详细解释每一项具体代表着什么。

(2)病理性增多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物的急性中毒,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也会促使白细胞增高。


(3)恶性肿瘤:迅速增长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则血沉多正常。

测定血红蛋白量减少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但不能确定贫血的类型,需结合其他检测指标综合分析。

相信大家都被采过血,来聊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吧。

(2)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08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