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人血白蛋白(中药治癌症晚期有效果)

2023-06-23 19:54:05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晚期人血白蛋白(中药治癌症晚期有效果)

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于肝脏中合成,约占血浆总蛋白含量的55%至60%,正常浓度为35 至50 g/L。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维持胶体渗透压、结合配体和转运药物、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清除自由基等。说得通俗一点,人体血管就像复杂的道路,人血白蛋白像是一种交通工具,将人身体中所需要的不同养分传送到身体需要的地方。同时,人血白蛋白还负责将有毒物质传送到可以解毒的器官。

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人血白蛋白主要有5%、20%和25%三种规格。其中5%白蛋白为等渗溶液,可增加等体积的血容量,主要用于治疗性血浆置换或补充血容量。而20%和25%白蛋白为高渗溶液,可达到高于输注溶液4到5倍体积的扩容效果。

当然蛋白粉作为一种额外的营养补充也是较好的蛋白来源。但需注意不可空腹食用,不然会被分解为糖类供能,那样达不到功效了。若是不能正常进食,则需通过鼻饲管或者肠外营养补充足够蛋白质。

彭先生,67岁,2018年,因检查诊断出左肺上叶中心型鳞癌术后7个月,后3次化疗后(TP方案紫杉醇210mg、ivgtt、d1+顺铂40mg、ivgtt、d1~33w),因不能耐受化疗不良反应,而放弃后续化疗,未再行放疗、靶向等治疗。8月,彭先生出现咳嗽咳痰、喘累气促症状,后口服橘红痰咳液、复方可待因口服液等,症状可暂缓,但症状反复,遂到决定采用中医疗法。

前些年,一位90后女演员恶性肿瘤而去世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因其生前采用的刮痧、针灸、拔火罐等中医疗法,引起新一轮对中医的质疑“中医就是没有西医好。”。

摘要LBA1: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加吉西他滨对比吉西他滨单药用于已手术切除胰腺癌的辅助治疗的Ⅲ期APACT研究:最新5年OS结果

以下转自患者自述:

①机体水肿:血液中的白蛋白减少后,就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内的水分就会往外跑,并积聚到组织和体腔中,从而导致人体高度水肿,表现出胸水、腹水、双下肢水肿等。

中度缺乏

【基本信息】女、确诊年龄45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科学研究结论和专家的观点,或许你心中的答案会更明朗。

  而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因此癌痛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经络不通、瘀血阻滞,由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热毒等引起的,或“不荣则痛”,是气血阴阳虚损,功能失调,导致脏腑经脉失养而发生的疼痛。

  以癌症疼痛为例,这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西医的解决办法是对症下药,给止痛药等。但服用它们后,癌痛并没有得到根本控制,还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比如便秘、耐药等。

我看到后心里很是着急,一则中药做为辅助用药,调理可以。作为主药,治癌,那只能是千年等一回。如果是这么贵的,那基本都是骗局;二则患者不一定就是是晚期肺癌,很可能是多原发早期肺癌,那么通过规范的治疗患者是能够很好生活的。这分明是一条可以挽救的生命啊!一时心急就回复了好多话,连磨友们都笑着说:“戴主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您连着回复这么多字!”

我们真的快崩溃了,弟弟才28,我也才35岁,二胎月子中,听到这样的结果,天天以泪洗面。妈妈今年58岁,原本以为不用照顾爸爸了,妈妈也轻松一些。自从爸爸走了,我们都特别珍惜老妈,有妈在,家还在,如果妈妈都没了,家就没了。真的很心痛,老天为什么要这样,已经夺走我们年仅57的爸爸,还不放过我们的妈妈。

三诊:药后咳嗽减轻,咳痰易出,胸闷隐痛,胃纳又增,睡眠较差,舌苔白稍腻,脉细数。继续理气化痰、清热解毒。其后以上方随证加减,服药1年余,患者精神日渐好转,胸痛缓解,稍感胸闷,无明显咳嗽咳痰。

再者,人血白蛋白属于血液制品,输注过程中也有一些副作用,包括过敏、诱发或加重心衰、肺水肿、感染相关传染病等,所以在输注人血白蛋白前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及速度。

病例分享:

肿瘤侵袭和转移是一个非常复杂复杂的多路径过程,β-榄香烯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分裂能力,压制肿瘤细胞繁殖生长,同时还提高了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抑制住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

  此外,癌症患者的一些常见并发症,如感染、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厌食、口干、便秘、腹泻、肠梗阻、腹水、营养不良、咳嗽、呼吸困难等,也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既能治疗局部症状,又能兼顾患者全身情况。

而在面对中医药治疗时,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像文章开头提到的“九世玄极草”,根本就没有科学的依据可以证实它有效,很多患者的案例都是经专业人士整理加工发布的,所以不要一头“栽”进去。

③抗肿瘤治疗耐受性降低:如果出现白蛋白低,则代表身体基础情况不好,作为肿瘤患者,那么抗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可能会很难进行下去,治疗机会减少,生存期也会相应缩短。

白蛋白低的原因有哪些?

临床主要应用于低蛋白血症、创伤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和腹水、脑水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

没有禁忌证的患者,如能正常进食,建议在均衡搭配饮食、摄入充足能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优质蛋白消化后形成的氨基酸,是合成白蛋白的原料。可以参考下面的高蛋白饮食食谱: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临床上仅有一小部分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EGFR基因突变,对EGFRTKI治疗敏感。EGFR-TKI的疗效及安全性较一般的化疗方案更好,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性。此外靶向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皮疹、皮肤干痒和腹泻等症状,容易降低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而中药配合靶向药物治疗既能够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耐药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低白蛋白血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种类,是各种原因相互作用而导致机体出现氮负平衡的现象。

那么营养不良造成的低蛋白血症患者,应该如何补充白蛋白呢?关键在于摄入充足的营养。

现诚邀您加入【小荷健康肺友交流群】,这里有资深病友们的真实经验分享、交流互助相互鼓励,希望帮助各位肺友在抗病路上少走弯路,温暖互助!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216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