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隐血及消瘦时应予以注意可能胃癌来访!胃癌是危害比较严重的,让患者承受了不小的负担,想要规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正确的了解疾病,并且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专家会给大家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摆脱不必要麻烦的发生。
胃癌患者的病情在初期,患者还会因为缺乏胃酸或胃排空快而有腹泻的症状,还有的患者有便秘及下腹痛,故常被误诊为结肠疾患。也有仅表现为贫血及乏力的,有时患者尚可出现午后低热。
在美国,平均每20人就有一人是结直肠肿瘤的高风险人群,肿瘤的多发生在50岁以后,只要能早期诊断得到正规手术和化疗,结直肠肿瘤是消化道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现有超过一百万病员得到了好的生存。
上述两位阿姨都出现了大便异常,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结直肠癌大便异常的具体几点特征:
医生给患者解释了为什么痔疮变成了直肠癌,给顺便告诉大家肠癌和痔疮的相似之处,还有如何区分痔疮与肠癌。大家要及时分辨,早诊断,早治疗!
女:医生,我最近一直拉肚子,每天4到5次,怎么回事?
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其中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那么,怎么才能发现早期的结直肠癌呢?
温馨提示
冯珍指出,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检查整个大肠,并且在发现病变时可直接钳夹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但是很少有人主动做肠镜检查,主要是因为大家普遍对肠癌缺乏认识,而且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感到恐惧,这样恰恰耽误了病情。因此,肠道息肉患者要及时检查,即使息肉切除后也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随访。
●高血压女性患者经期也会出现潜血阳性的可能,在尿检时应避开经期前后的日子并取中段尿为宜。
如何预防便血?
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结直肠癌的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部分患者可在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
肠癌的预防:
我:粉红色?当时有没有来月经?
上面这个病例的病人,除了有大便隐血阳性,还有大便习惯的改变(最近2个多月拉肚子)、脸色白(可能有贫血),而且最后确诊她是肠癌的是肠镜和病理检查。
我们的肠道内壁是平滑的肌肉组织,而肿瘤则属于我们身体的异物组织,肿瘤的生长终究会破坏我们原有的肌肉组织,使我们的肠腔内壁破溃,继而有出血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出血也会越来越严重。
符合大肠癌高危特征的人群,一定要重视大肠癌发病风险,主动定期筛查。
早期肠癌的症状与痔疮的极为相似,我们很难及时区分,但是大便还是早就出现了警示,提醒我们,大便一旦出现了这些改变,我们一定要引起注意,这是肠癌给我们的警告!
因此,在查出便隐血后,做肠镜是典型的进阶措施,通过内窥镜的反馈,将肠道的真实情况展示在医生面前,从而判断可能潜在的疾病。可能有些朋友认为肠镜太过“尴尬”,但平心而论,肠镜对肠癌的预防率达到了90%以上,不仅在查出便隐血后要做,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肠镜,也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方法。
肾病患者中有15%的人是由高血压所导致的,而高血压肾病是由原发性高血压演变而成,因此高血压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肾脏健康情况,当出现持续性尿蛋白超标或者肾小球数量增多时,可判定为高血压肾病。
查出大便隐血阳性怎么办?
邹鸿志教授进而解释道,肠癌一般发生于结直肠上皮组织中,先向肠腔内生长,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有肿瘤细胞脱落到肠腔内并随粪便排出,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中含有特殊的成分可作为肿瘤标志物,通过这些特有的标志物进行检测从而筛查肠癌。
有大肠癌病史、癌胚抗原(CEA)检测阳性的人;
引子
超过50岁的人群中大便隐血阳性率约10-25%,阳性者中肠镜检查可发现有20-40%不同类型的息肉、为数较多的结直肠肿瘤和多种结肠疾病。
(1)如有上腹部不适痛胀症状、有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病、胃大部切除、胃肿瘤家族史、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贫血等报警症状、或体检时检查发现阳性而无任可临床症状时,先行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发现再进行结肠镜检查。
大便隐血,是为了查大便里面有没有血,就算你看不到血它也能查出来;
到医院后,小王自己说了肯定是痔疮犯了,每天上厕所5、6次,晚上也睡不好,解大便的时候有坠胀的感觉,还感觉自己最近上厕所的次数增多,人都瘦了,让我给他开一点治痔疮的药物。
一、肠癌怎么就被当成了痔疮
二、大便早就提醒了我们这是肠癌
1、大便带血
只是其一,肠癌还通过大便给我们留下了其他的证据。
2、大便变细,里急后重
痔疮患者的大便性状一把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大便性状改变来第一时间区分两者。
3、排便习惯的改变
三、这些习惯就是肠癌的罪魁祸首
然后,烟、酒有害物质长时间积累在体内,会造成细胞的破坏,会有癌变的可能。
首先是定期体检,其中包括肿瘤标志物的筛查,肠癌的好发人群是40岁以上的人群,所以4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定期做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监测有无癌细胞的生长。第二个时肠镜下取变异组织进行活检,特别是有直肠息肉的,一定要注意定期复查肠镜。
[1]《外科学》,吴孟超,吴在德,吴肇汉主审;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8.06
[2]《别把肠癌当成痔疮,如何识别肠癌》,廖诗琳,2020-4-21
●运动过量导致的肌肉损伤,短期内出现大量血红蛋白。
溃疡性结直肠炎、息肉病、腺瘤和克罗恩病都是癌变率较高的肠道疾病,一经发现,需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