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大便隐血检验阳性,对胃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可以为发现胃癌提供线索,大便隐血试验在早期表浅型胃癌的阳性率可达20%,随着病程的进展其阳性率可达80%以上,其中以胃体癌的阳性率最高,贲门癌次之。
日本在胃癌的早期发现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广泛应用胃镜检查有关,近年来,除普通纤维胃镜的性能得以提高外,电子胃镜、超声胃镜、色素胃镜及放大型胃镜亦已逐步进入临床。气
积极普查胃癌,早发现早诊治,可以减少胃癌的死亡率。低血清胃蛋白酶原反映胃萎缩程度,可作为检出胃癌高危人群的标志物。
怎样远离胃癌?
可以直接靶向治疗吗?
胃息肉>2cm;胃切除术后15年以上,每年定期胃镜复查。
生了胃癌怎么办?
胃癌手术后初期,为了适应消化道重建的现状,饮食应注意逐渐过渡,从稀到稠,从少到多,应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能量和高蛋白食物。同时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进食量也应该少量多次,最简单的原则自己感觉舒服为度。尽量不要吃糯米等粘食。烘、烤、熏、炸食品尽量不要食用。不要吃霉变、过期、高盐食品。
胃癌与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抑郁。
新鲜果蔬对胃癌具有预防作用;减少盐的摄入,少吃腌制、加工的肉类;
发病率居第三位的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是发病率居于第三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我国新增胃癌病人超过40万人。只有充分的了解肿瘤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战胜肿瘤,然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靶点,该靶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该靶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目前针对胃癌的靶向治疗靶点为Her-2,只有Her-2阳性才是靶向治疗的适应征,不是所有的胃癌患者都适合靶向治疗。
定期随访:
早期胃癌只累及粘膜层者预后佳,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加强体育锻炼;
腹腔镜通过插入腹腔内的镜头,将拍摄到的图像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腹腔镜的电视图像系统可以将手术的视野放大4-6倍,镜头和器械几乎可以进入腹腔任何一个角落,手术视野广,并且可以抵近观察,整个手术过程都是在直视下用超声刀精细解剖完成,创伤更小、更安全,对淋巴结清扫更具优势。已有多个研究证实,早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完全能够达到和传统的“开大刀”手术一样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进展期胃癌腹腔镜下根治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证明。
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治疗手段,早期胃癌手术更佳,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胃癌具有肿瘤相关性抗原,应用单抗可以检测这些相关抗原,血清CEA测定:胃癌阳性率40~60%。
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减少食盐摄入,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食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开朗。目前尚无明确措施绝对预防胃癌的发生,经常体检,防患于未然就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5年生存率来衡量治疗效果,指给定时间点上,某个患者群体中健在人数的比例。
胃癌的发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长期心理状态不佳、特殊职业风险、长期暴露于有害致癌物质、地域因素,地质水源等含致癌物等等。
中期:一般指局部进展期,通过手术可以治愈;
复发后怎么办?
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胃癌术后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
健康生活、预防复发:
中期胃癌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术后5年生存率仍可达60~70%。
饮食以细、软、易于消化为主,保护消化道粘膜;
如已累及粘膜下层,预后稍差,5年生存率约80%;
胃癌术后复发的治疗与原发性胃癌的治疗相似。虽然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方法,但大多数胃癌复发的患者同时伴有转移扩散,再次手术完全切除的几率不大。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可先行局部手术治疗,再行放化疗以杀灭残存的癌细胞。
什么是胃癌?
盐的高摄人与胃癌强烈相关。
出现不明原因贫血、消瘦及粪便隐血持续阳性者;慢性胃炎伴肠化或不典型增生;
必要时0.5%美兰喷洒着色——95%确诊率,尤以早期胃癌,X线易漏诊小于1cm—小胃癌,小于0.5cm—微小胃癌,由于纤维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
胃癌患者的生存期?
胃溃疡经正规内科治疗2月无效(或溃疡增大);
胃癌又称胃腺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已侵入肌层或浆膜、浆膜外者称为进展期胃癌。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胃癌以中老年居多,40-60岁间者约占2/3,男女比例约为2:1。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膳食因素与胃癌发病有密切联系。过多摄入食盐,经常食用熏烤、发霉、腌制等食物,饮食不规律,喜食烫食、硬食等均可增加胃癌的危险性。三大营养素比例失衡,膳食中缺乏蛋白质、新鲜蔬菜、无机盐、维生素A和C,以及摄入过多含亚硝酸盐的食品等,皆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一、临床表现
二、营养治疗原则
1.术前营养支持为确保患者对手术的承受性、术后创口的愈合及避免吻合口痰,术前应在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制订出恰当的营养方案并及时实施。对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建议术前10-14天予以营养支持。只要患者存在部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应尽可能首先考虑肠内营养。若无法承受肠道喂养,或单一肠内营养远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则采用肠外营养或肠外营养做补充。每天所需的营养素和热量,可根据患者的进食情况决定。在幽门不完全梗阻时,可借助内窥镜,插入十二指肠细管注入全营养液;若幽门完全梗阻,应采用全静脉营养方案为宜。术前予以碳水化合物饮料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和蛋白质消耗。
2.防治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是指在胃切除术后,患者失去幽门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胃内食糜迅速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导致进食后10-30分钟内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呕吐,伴心慌、眩晕、面色潮红或苍白、全身无力,甚至晕既,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多发生于术后第1周至第3周患者恢复进食时,极少数可在术后几年发生。预防措施包括;1餐后平卧15-30分钟可迅速消除症状或避免发作。2以固体食物为主,液体食物可在餐后1小时左右食用,水液可在两餐之间而不在餐时饮用。3术后食物量应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并细嚼NOTE 慢明,避免一次胃中蓄积过多,可少食多餐。④膳食应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中等脂肪的合理搭配,建议用复合糖类,忌用单双糖。若在进餐中发生倾倒综合征,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平卧,一般在1小时内症状全部消失;若出现低血糖反应,给予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即可迅速缓解。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经过一个时期的胃肠道适应和饮食调节,患者可恢复正常。
3. 调整饮食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调整饮食非常重要。术后24~48小时禁食,采用全静脉营养。肠功能恢复后可试饮少量温开水,进少量清流质膳食。术后4-5天可进全量清流质膳食,或通过肠内营养输注5%要素膳;术后5-6天可进普通流质膳食;术后7天左右进少量少渣软食;以后可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但要遵循少量多餐的规律。由于胃癌患者术后铁质的吸收受到影响,加之缺乏内因子易致贫血,因此,应适量补充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