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癌症晚期病人吃中药有好的例子吗)

2023-06-21 16:21:43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癌症晚期病人吃中药有好的例子吗)

  我们明明知道,每个人在出生时就注定了死亡!

  但对大家而言,死亡是最为忌讳、不愿探讨和面对的话题!

本着人道主义,多数情况下医生还是会为癌症终末期病人进行姑息治疗,或服用一些用于止痛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2011年,美国的临终关怀机构或项目就已经达到了5300个,范围可以覆盖50个州,其中接受临终关怀的人数高达165万,约44.6%的患者在临终关怀项目中去世。

相对国外,我国的临终关怀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早于1988年在大陆成立第一所天津医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机构,但直到2018年,我国所成立的临终关怀机构也仅有200多所,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1]《安宁疗护门诊:患者家属哭着说出的那些爱与痛》.健康时报网. 2020-12-05

[2]《没有全身插管 没有疼痛褥疮 安宁疗护,有尊严地离去》.生命时报.2017-07-22

[3]《六成晚期癌症患者有癌痛,正确看待镇痛药物是当务之急》.健康时报网.2019-12-31

这个阶段的病人身体可能承受很大的痛苦,或可能已经昏迷。在没有安乐死的选项之下,医护人员和家属应该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病人回答得很坦然,称身后事一切从简,“一条龙服务”,不想太麻烦孩子。孙文喜记得,当时,病人的女儿就坐在旁边,听到这些话,哭得泣不成声。孙文喜私下里告诉她,“你的父亲可能真的没几天了,你多来陪陪他,和他说说话。再给他清洗下,让他干干净净地走吧。”翌日,病人妻子和女儿为他剪了指甲、洗了头发,擦了擦身子。

临终关怀是什么?

“安乐死”源于希腊文Euthansia,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当中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安乐而无痛苦的死亡,另一个是无痛的致死术。在医学上,安乐死就是指:当病人无法救治时,采取停止治疗或停止使用药物治疗,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所以,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千万别想着它会自己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还有一次,一位65岁晚期癌症病人的女儿三番五次找到孙文喜,神情严肃地问她,“我爸爸大概还能活多少天?”

2015年,经济学人发布“死亡素质指数”,中国在80个国家中倒数第10。

安宁疗护,又称临终关怀、姑息疗法。该院安宁疗护中心主要服务于对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

安宁疗护中心的大多数病人在生命末期依靠营养液,果汁、米糊等流质食物维系生命。有晚期癌症病人出现“肿瘤热”之后,浑身燥热,想吃冰棍,家属询问孙文喜,“能吃吗?”孙文喜说,病人行至此处,生命按天来倒数,“没有什么可忌的了,该吃吃该喝喝,满足未了的心愿,不要有遗憾。”

安宁疗护中心里的病房。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但是,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的癌症终末期病人在临终之时疼痛的都没有得到充分缓解和心理上的慰藉,走得很痛苦。

  癌症患者在经历了长期治疗后,普通家庭已经是负债累累、倾家荡产的状态,而临终关怀有缺乏医保报销,所以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因为费用问题也不得不放弃,等死是无奈又只能选择的路!

她深知母亲已经没有治愈的机会,不愿意母亲继续痛苦下去,于是与主治医师、母亲沟通,希望母亲能够接受安宁疗护,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能够舒舒服服地走。

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

癌症晚期,面对癌痛,该怎么选择?

临终关怀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还和其理念的宣传及普及不到位,以及人们缺乏死亡教育有关。因此,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孙文喜说,“来到这里的病人,不再接受化疗、大型检查、肿瘤切除手术等治疗方式。而是通过舒适护理、心理灵性支持等方式减轻病人的痛苦,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死亡。同时让他们有尊严、没有遗憾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7月22日下午,孙文喜走进A02病房时,一位老奶奶正躺在床上,右手捏着一个五角星海绵。她今年90岁了,肺癌晚期。

[1]《中国安乐死实施的不可行性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9期

[2]《中外安乐死法律问题研究》.智富时代.2017年第2期

[3]王淑英,王彩云.《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第4期

[4]霍忠超,王雪玲.《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的探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7年第2期

安宁疗护中心不大,快乐的气氛传播得很快,难以避免的哀痛亦然。有一次,一位胆囊癌晚期患者隔壁的病人去世,亲属哭得撕心裂肺,这位患者察觉到这番动静后,问孙文喜,“我是不是也快了?”

终末期是癌症发展中一个相当特殊的阶段,处于癌症终末期的病人,由于前期经过了一系列的治疗,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抵抗力都处在异常脆弱的阶段。死亡越来越近,此时癌症终末期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存的渴望非常强烈,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比如,悲观消极、抑郁、自怨自艾、怨恨、怀疑、恐惧、暴躁等等。

中心设有一间谈心室,前来探视的家属常在谈心室商讨患者的身后事。室内书架上的书大多与死亡、心灵治愈有关:《温暖消逝》、《遗愿清单》、《此生未完成》、《练习告别》……

7年前,怀揣“救死扶伤”信仰的孙文喜如愿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但如今,一直“送终”的她却无法见证病人治愈出院。

她是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的护士长,每年参与“摆渡”约上百个罹患晚期癌症的生命从濒死期启程,再驶往彼岸。

让临终关怀离普罗大众更远的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临终关怀缺乏医保报销,很多已因治病负债累累的病人和家属因费用而不得不放弃。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反映出中国在临终关怀方面的资源短缺:中国每年700万人走向生命终点,但社会上提供的临终关怀服务却只能满足约15%的需求。

7月22日,新京报记者走进北大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淡蓝的走廊墙面上,每走几步便能看到一幅暖色调的抽象画。护士站挂着两个印有金色福字的红灯笼,台面上摆放着一盆桃色蝴蝶兰、一盆紫色瓜叶菊、一盆红色腊梅,均是永不枯败的装饰品。

“为了病人善终,要学会放手”

本文约5320字,阅读全文约需12分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122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