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脑转移还能活多久(癌症转移后还能活多久)

2023-06-21 01:36:11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癌症脑转移还能活多久(癌症转移后还能活多久)

肺癌晚期全身转移,脑袋里4个瘤子

66岁的高安(化名)是个退役军人,年轻时吃了不少苦头,到了晚年却也没能够安享清福。

对于ALK融合突变患者

还有一种可能是术前就已经发生了转移,但转移灶较小,未被CT或者磁共振等检查发现,PET-CT在发现微小转移灶方面更有优势,但毕竟价格昂贵,只有少数人会在术前使用PET-CT进行评估。如果术前已经有其他脏器的微小转移,经过手术巨大的创伤,术后三个月内转移灶可能逐渐增大到被普通CT发现。

2022年1月12日,国内传来喜讯,国内首例患者成功入组电场疗法治疗胰腺癌的3期关键研究。这意味着,抗癌黑科技电场疗法已经在国内全面推进各类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及上市!

PANOVA试验是一项前瞻性的单臂研究,测试电场疗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这些患者的肿瘤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并且在先前未接受化疗或放射治疗。

疼痛

脑转移的诊断依赖于脑增强MRI。

咳嗽、咯血、血痰、胸痛、发热、鼻出血、声音改变、呼吸困难等是肺癌患者早期临床表现特征。

手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5年内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1年复查1次。定期复查,终生追踪,万一出现复发转移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10%-2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有脑转移,25%-50%的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转移。如果存在脑转移,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比较短,活过一年、两年和三年的比例分别为29.9%、14.3%和8.4%。

对于脑转移肺癌的治疗,医生和研究者想了各种办法,比如可以入脑的第三代靶向药物、靶向药联合贝伐单抗,以及靶向药联合放疗。哪种治疗方法最好?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样,适用的方案也不一样。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一个脑转移肺癌病例,从未接受过化疗,生存时间竟超过了八年。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因为患者肿瘤有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开始用靶向药,选择的是第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每天用药250毫克。

图1、确诊和吉非替尼治疗期间脑核磁检查

由于脑部病灶不容易进行穿刺活检,医生用患者的外周血进行了基因检测,看看是不是出现了EGFR的T790M耐药突变,结果并没有发现。这种情况按照指南并不推荐使用第三代靶向药,医生建议使用脑脊液再次进行基因检测,或者进行化疗,但患者都拒绝了。

由于肿瘤病灶局限在脑部,患者开始接受另外一种第一代靶向药厄洛替尼,同时进行全脑放疗,对较大的肿瘤病灶加大了剂量。两个月之后,患者出现了左上肢麻木和脑水肿,脑部核磁检查显示病灶进展了,同时骨头也出现了转移灶。

血液基因检测仍未发现T790M突变。尽管如此,患者还是直接用了第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每天80毫克。

图2、厄洛替尼和奥希替尼治疗期间脑核磁检查

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22个月之后,患者脑部病灶再次进展,这个时候患者开始将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贝伐单抗加上,21天一个治疗周期,每次的用药剂量是每公斤体重7.5毫克。治疗效果很好,新出现的脑肿块在一个月后消失,如下图所示。

图3、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后的 脑核磁检查结果

一个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确诊就是脑转移的情况下,能坚持八年时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整个治疗过程看,每一个靶向药她都用了很长时间,尤其是第一代靶向药吉非替尼,直接就受益了40个月。

患者无疑是幸运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尝试的靶向药物越多,获益的机会就越多。并且直接在一线就使用第三代靶向药并不见得是最佳方案,第一和第二代靶向药物没准也有效,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用药选择和机会,延缓耐药的发生。

Wan Y, Xu F, Wang J. Long-term survival of 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 with EGFR- mutated brain metastases: a case report. Transl Cancer Res 2022;11(12):4448-4454.

选医生:作为医生来说,除了掌握先进的医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患者的情绪。负责任的好医生,不仅可以在医疗上为患者遮风挡雨,还可以在情绪上为患者排忧解难,使医疗效果最大化。

医生和患者是同一战壕的战友,面对凶狠的敌人,需要互相信任,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此时的患者,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1. 电场疗法+吉西他滨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4.9个月在2013年一项单独使用吉西他滨的历史对照中,分别为3.7个月和6.7个月。

2. 电场疗法+吉西他滨+nab-紫杉醇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7个月,1年生存率为72%;

而2013年的临床试验中,nab-紫杉醇+吉西他滨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1年生存率为35%。

试验结果表明,在21例可评估的预后不良患者中,疾病控制率为76%(历史对照组为43%~52%)客观缓解率为9.5%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对于基线存在脑转移的患者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94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