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症治疗的最新方法(癌症治疗方法图片)

2023-06-20 20:55:24
肿瘤知识网 > 肿瘤治疗方法 > 胃癌症治疗的最新方法(癌症治疗方法图片)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本篇为2023消化系统肿瘤用药大全,请收藏,以方便查询。

新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十分重要!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也是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方案。

其他几项研究也显示了使用PD-1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相比于安慰剂联合化疗的疗效,但这些治疗方案还未获得FDA批准。

食管癌患者目前可以通过手术和放化疗手段治愈疾病,然而对于术后复发、放化疗失败或者有重度吞咽困难的患者来说,介入治疗将是不错的选择。通过介入治疗可以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食管内植入支架并打开饮食通道,患者可以重新获得营养并改善基础状况。

如何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

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一般是在早期针对还没有扩散和转移的恶性肿瘤进行切除,大部分的癌症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治愈。但是如果癌症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再理想。

特别提醒:以上科普内容仅限经验交流,考虑到个体差异,如您身体出现不适,可在线向专业医生问诊;如您出现急重症,请立即前往线下医院就诊!

“安乐死”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对人的“生存权“的剥夺。它的存在,或许会让癌症家庭陷入道德的沦丧,又或许会让医患关系陷入更紧张的危机。

来源 CARsgen Therapeutics

一定要避免口对口,更不能用嘴巴去亲孩子的嘴,也不要用嘴去吹凉食物,因为如果成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幽门螺杆菌就会随着唾液进入到孩子的胃部,对孩子造成感染。

有人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吃出来的,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确与“吃”密切相关。根据《2017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10大高发癌症中,5个跟“吃”有关。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赫然在列,被视为吃出来的消化道肿瘤,占全部癌症发病率的43.3%,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需要注意的是,消化系统肿瘤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值显示:2018年全球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各类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依次为结直肠癌(10.2%)、胃癌(57%)、肝癌(4.7%)、食管癌(3.2%)和胰腺癌(2.5%),死亡率依次为结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食管癌(5.3%)和胰腺癌(4.5%)。消化道肿瘤已经严重损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

Claudin18.2靶点:CT041

Claudin18.2(CLDN18.2)是一种胃特异性膜蛋白,被认为是胃癌和其他癌症类型的潜在治疗靶点。基于此,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了国际上首个针对 Claudin18.2的CAR-T细胞。

作为国际上首个针对Claudin18.2的CAR-T细胞,CT041早在2019年ASCO年会上就崭露头角,当时总客观缓解率为33.3%就已经惊艳世界,如今更加显著的疗效无疑是锦上添花!此次的临床数据展现出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良好治疗前景!

截止到2021年4月8日,纳入的37例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包括28例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5例胰腺癌4例其他类型的实体瘤约84%的患者既往接受过至少2线治疗,中位转移器官数量为3个。

1. 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48.6%,疾病控制率达73%所有胃癌患者总客观缓解率为57.1%

2. 既往接受至少2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客观缓解率为61.1%,疾病控制率为83.3%

3. 而且总体耐受性良好!

除此之外,还有多款靶向CLDN18.2的CAR-T细胞疗法。例如,由传奇生物研发的LB-1904,用于治疗胃癌或者胰腺癌,目前已经进入临床I期试验。此外,传奇生物还启动了一项靶向Claudin18.2 的CAR-T细胞制剂LCAR-C18S,用于治疗晚期胃腺癌患者,目前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招募中。

晚期胃癌伴肝、肺、骨转移和多发淋巴结和腹膜转移,已接受包括 PD-1 抗体在内的2种全身治疗,CLDN18.2 60%(3+),接受CAR-T治疗后,肿瘤缩小近50%,持续缓解32周。

GC有腹膜转移和玛丽约瑟夫结节(恶性肿瘤转移到脐部形成的结节样病变),之前接受过3线疗包括PD-1抗体,CLDN18.2 80%(2+),接受CAR-T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并且持续反应超过56周。

据统计,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占比分别占全球的54.6%和53.9%,更不幸的是,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34.4万人,占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5%,每一分多钟就会有一人死于肝癌。

国际知名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刊登了我国医学研究者们的一项成功改造CAR-T技术的临床研究,研究中提及的CAR-T产品选择的靶点是glypican-3(GPC3,主要是肝癌)

CAR-T细胞注射60天后,虽然2个肺部结节的尺寸没有显著的改变,但在第10天时肝脏肿瘤病变(1.2×1.3cm)显著收缩注射GPC3-7×19 CAR-T细胞第32天后则完全消失。

患者没有任何毒性作用,并且根据 CT 上的标准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 (RECIST) 1.1 版进行了分期评估,显示部分缓解 (PR)。

在目前进行的4例临床试验中,3例晚期肝细胞癌和1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TILs体外扩增和回输均获得成功,TILs的最高扩增量达到3.5×1010个细胞。在4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I级不良反应,4例患者细胞注射前后均未发生III/IV级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这两例晚期肝癌患者随访时间已经超过1年。

直到增至CAR-T细胞输注的5倍,CT分期显示他在治疗240天后达到完全缓解,测定的淋巴结为8.3×9.6mm,并未见其他肿大的淋巴结(图C),患者此时病灶完全消失,保持正常状态。

在2019年6月召开的ASCO年会上,Bellicum Pharmaceuticals公司公布了一项针对表达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数据。该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改良GoCAR-T技术——BPX-601,其安全性和活性数据都相当积极。迄今为止,BPX-601的耐受性良好,剂量限制性毒性未观察到。

除了上述报道的国际CAR-T突破性临床研究外,当前应用CAR-T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靶点包括CD133、EGFR、EpCAM、MUC1、CEA、HER2。若想了解更多CAR-T实体肿瘤的临床研究请持续关注无癌家园

据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及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

自从肿瘤免疫治疗成为第四种癌症治疗方法,研究者们逐渐将目光投向近几年来的热门疗法——CAR-T疗法。

小编根据众多临床研究整理出结直肠癌中CAR-T细胞疗法的潜在靶点,主要包括抗4-1BB(ANTI-4-1BB)、癌胚抗原(CEA)、GUCY2C、TAG-72、EpCAM、上皮糖蛋白40(EGP40)、NKG2D、HER-2、重组人干扰素α/β受体1(IFNAR1)、prominin-1(CD133)、上皮糖蛋白2(EGP-2)。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发病峰值为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中国胆管癌患者数较多,因而胆管癌研究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手术切除是所有胆管癌的最佳治疗手段,但由于早期诊断困难,仅10%的患者能够得到手术治疗。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约5%,未切除胆管癌患者生存期<1年。

胆管癌的临床化疗效果并不理想,近期开展的进展期胆管癌CAR-T靶向治疗临床研究值得期待。目前有临床试验研究显示,一名被诊断为进展性手术不可切除的转移性胆管癌并拒绝放化疗的52岁女性患者,接受了CAR-T鸡尾酒免疫疗法,CAR-T细胞的靶点分别为EGFR和CD133.CAR-T-EGFR治疗后,患者有8.5个月的部分缓解,CAR-T-CD133治疗后,患者持续4.5个月部分缓解。

研究结果显示,17例患者可评估,其中1例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截止到目前疗效已经保持了22个月,尚未发现疾病复发。10例患者疾病稳定,疗效保持2.5~15.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个月。

CART-RGFR细胞治疗之前和1、3、10和15个月患者1的CT扫描图像。红色箭头表示原发肿瘤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这是中国人自主研发的针对实体瘤的CAR-T第一次报道不错的临床疗效。极度恶性的胆管癌患者,首次出现了完全缓解,可喜可贺!

对Melinda发挥巨大作用的是第二次输入的1270亿个免疫细胞,起初她的肿瘤体积缩小60%,待试验结束后,又接受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的治疗,成功地缩小了肿瘤,目前身体任何部位已确保处于无癌状态。

下面的对照图可以非常明显看到,第二次治疗前肺部布满的肿瘤,包括一些个头非常大的,第二次TIL治疗20个月后复查,这些肿瘤都非常显著的缩小了,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瘢痕。

消化系统肿瘤占人体肿瘤的比例很大,尤其在我国占所有肿瘤的一半左右,因此亟待找到有效针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手段。针对GPC3、CT041、CEA、CD133等靶点的CAR-T细胞为肝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手段。另外再加上TCR-T疗法、TILs疗法、CTL疗法的加持,各大T细胞疗法纷纷向最难治的三大癌王发起猛攻!

作者:piikee | 分类:肿瘤治疗方法 | 浏览:7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