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博士王佰庆。我在临床治疗时,发现大部分癌症患者之前多多少少都出现过乏力的症状,很多患者还是不重视,认为这应该是因为治疗造成身体虚弱引起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都是错误地认为尤其是治疗之后的患者,如果出现乏力一定要加以注意。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癌症的形成与正气虚弱有直接的关系,而正气虚弱也正是患者身体出现乏力的主因。刚刚结束癌症治疗的患者,因为经常长时间的治疗,身体正气羸弱,出现轻微的乏力是正常的。可要是长时间的出现乏力就要警惕癌症的复发或转移了。
①这位患者前列腺癌发生脊柱转移,最近几周开始无法站立,行走受限,是不是说明快要瘫痪了?
不能等到发生瘫痪再手术,此时已经晚了。应该在核磁共振显示脊髓受压,就尽快手术。否则脊髓受压时间长了,也会引起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1、癌症本身:一些癌症(如淋巴瘤和霍奇金病)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或皮疹。癌症细胞的分泌物也可能刺激皮肤,导致皮肤不适。
2、癌症治疗:化疗和放疗等癌症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或皮疹。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或皮肤敏感。
3、药物反应:某些治疗骨转移的药物可能会引起皮疹或瘙痒,例如阿仑膦酸。
4、感染:癌症骨转移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他们更容易感染细菌或真菌等皮肤病原体,从而导致皮肤瘙痒或皮疹。
5、其他因素:骨转移可能会导致疼痛,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止痛药物,这些药物也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或皮疹。
1、皮肤瘙痒或皮疹持续时间较长。
2、皮肤瘙痒或皮疹与治疗药物的使用时间相关。
3、皮肤瘙痒或皮疹伴随其他症状,例如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
4、皮肤瘙痒或皮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正常来讲,骨转移的早期并不会使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不过,癌细胞侵入骨髓之后,会对骨骼组织造成刺激、破坏,并且不断扩散、转移,导致末梢神经发出疼痛的信号,这是癌痛的典型代表之一。
脊柱转移瘤的阻击奇兵
肿瘤患者会服用化疗药物,靶向药或者中药等。
其中,疼痛是骨转移最为明显的症状之一。那么,这种痛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目前对癌细胞骨转移的病人通过手术治疗,有50%的病人可以延长寿命,活到两年以上。根据文献说明,乳腺癌患者骨转移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延长四年以上的生存时间。但每个病人不同的原发癌症类型,手术治疗预后成果也不一样。可见,脊柱转移瘤也并不是失去生存希望的表现,病人对此还应积极对待。为此,家庭医生在线本次有幸邀请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脊柱外科龙厚清教授,为大家解答关于肿瘤转移到脊柱后的手术治疗相关话题。
由此可见,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病人的寿命,另一方面还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龙厚清教授讲道,“有一个31岁的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人,年纪很小,癌细胞脊柱转移后,神经压迫引起不全瘫痪,手脚行动能力很差。一开始这位病人对治疗很不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后第二天,病人腿能动,还能下地走路。于是也慢慢开始有了治疗的欲望,积极接受肿瘤医院的化疗、综合治疗等等。”
同样关注到这一问题的中大肿瘤防治中心,3年前专门设置了骨与软组织科,并协同化疗、放疗、介入、病理和放射科等诸多领域开展多学科的研究,应对日益增多的脊柱、骨转移瘤。
多学科综合诊治(MDT)是脊柱转移瘤治疗的必经之路。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病人为中心,针对特定疾病,依托多学科团队,制定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临床上可以采用MDT的概念,通过各学科专业医生一起,评估肿瘤所侵犯的椎体区域部位、椎体节段多少、对神经的压迫严重情况、病理骨折类型、对放化疗的敏感程度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来判断手术方案或放化疗方案的选择,为患者规划个体化的有效治疗方式。
大多数脊柱转移癌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进展后引起的不适症状有时很难和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一类的常规病相鉴别。所以如果真要提供一条锦囊妙计的话,就只有一句话,防微杜渐,自我警惕。
此外,肺癌发生骨转移后,大多数患者会合并出现疼痛,等到了中、晚期,甚至会发生病理性骨折(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会发生骨折),这时候可以应用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奥施康定等药物进行治疗,缓解疼痛的症状。另外,还可以每月应用一次唑来膦酸,抑制骨破坏。如果身体允许,还可以进行局部的放射治疗,但是要注意积极治疗放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图源:壹图网
一项发布在《Nature》的研究显示,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只需要短短3秒,就能从血流中快速定居到其他身体部位。
这样的例子在临床并不少见。我之前的一个患者,因为胃癌做的胃三分之二切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尚可,只是一直有轻微的乏力,患者也没太注意,以为就是因为饮食减少引起的。可是半年后乏力逐渐加重,而且伴随胸闷,气短。一检查,发现已经出现胸膜转移。当时给他用了补益脾胃,化瘀解毒的中药,调理一段时间,患者病情才逐渐平稳。
王克涛 林红
1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转移
癌症患者在经历了一系列治疗后,回到生活和工作中,开始了新的生活。有的人又开始抽烟、喝酒、熬夜等,这都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癌症患者或家属都认为,癌症患者存活超过5年,就应该把癌症这顶“帽子”脱掉了。事实上,5年后癌症仍可能复发。
1、什么是脊柱转移癌?很少听说过呀
恶性肿瘤均可发生骨转移,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女性心目中除肥胖外最大的天敌乳腺癌,中年男人闻之色变的肺癌和前列腺癌,还有国内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消化道肿瘤(肝、胃、肠道等来源)都是骨转移的拥趸,其中脊柱是骨转移最常累及的部位,特别随着现在肿瘤治疗水平提升,生存时期延长,给肿瘤细胞打游击的时间更加充裕,脊柱转移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现成为仅次于肺脏和肝脏的第三大转移疗养圣地。近年来国内各大肿瘤诊治中心都纷纷设立骨肿瘤专科,见证着这一曾经的少见病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2、转移癌难道比原发癌症更要紧吗?
3、怎样发现转移癌呢?有没有特别可靠的方法?
4、发现了脊柱转移癌哪种治疗方案最好,一定得开刀吗?
虽然治疗手段非常多样化,但治疗方案的决策并非一步到位。首先第一关,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是决定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
胰腺癌难以前期确诊,许多患者在确诊的时分现已是晚期,就算是在前期确诊了胰腺癌,医治作用也不抱负,即使做了手术,预后也很差,术后1年内的复发搬运率高达85%,胰腺癌患者术后的均匀生存期为1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