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肿瘤从1厘米发展到5厘米需要多久呢?
在此项研究中发现,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进而演变为HCC过程中,组织和血清中的视黄醇和视黄醛的水平也依次随着从Edmondson等级I级降至IV级。
——解毒功能
肝病转变成肝癌具体需要多长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个绝对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不会说刚得乙肝,在第二年就立马变成肝癌,从乙型肝炎变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然后再到肝癌这中间一般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五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都是有可能的,但不是绝对的规律,有部分人的转变时间也会偏短。
第一,要加强健康人群的疫苗接种,对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乙、丙肝患者均应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疾病管理,这对预防肝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预防肝癌,还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酒精,过多的摄入酒精,可增加肝脏的负担,容易导致脂肪肝,时间久了,可诱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保证充足的睡眠,长时间熬夜可影响到肝脏的自我修复机制,危害肝脏健康,使其病变,从而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远离发霉的食物,远离黄曲霉毒素,该物质有很强的致癌风险,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定期体检对预防肝癌意义重大,尤其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肝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所以建议以上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每半年1次,不是普通的1年1次的体检,因为肝癌从癌变到发展为中晚期在10个月左右,1年1次可能会错过发现早期肝癌的机会。
[1]《1.2 亿中国人携带乙肝病毒,我们拿什么拯救自己?》.丁香医生.2018-01-04
[2]《关于乙肝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检验医学网TB . 2019-10-04
[3]《乙肝到了这个程度,就必须抗病毒了》.吉林省肝胆病医院.2019-07-12
[4]《肝癌高危人群每半年查B超、抽血验甲胎蛋白》.人民网-人民健康网.2017-07-04
类视黄醇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如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和减少炎症反应等。视黄醇缺乏可导致病理性疾病,如免疫缺陷和夜盲症等。但是,视黄醇水平升高又会导致暂时性颅内压升高和皮肤病等。因此,人体中类视黄醇水平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必需的,而视黄醇水平失衡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发生。据报道,视黄醇与其他类型的癌症发生风险相关,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胃肠道癌症等。
——凝血功能
肝硬化控制不好也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就会威胁到生命的安全,一旦肝硬化,肝功能就会不断的下降患者的身体会出现多种不良的症状,这时候也就离肝癌不远了。
查出肝炎后,如何做才能够降低癌变几率?
因此,这些人平时一定做好肝癌的防患工作。
02
肝癌肿瘤,从1cm发展至5cm,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看看医生给的答案
我们每天吃的、注射的(药物)或体内代谢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中解毒,变成无毒或高溶解性的物质,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总结:肝癌的预后比较差,早期发现肝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肝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赶紧把预防措施做起来。
这几天刚入院了一位患者,今年快54岁了,他有多年的乙肝病史。之前一直没进行治疗,前几年检查,虽然他的肝功轻微异常,B超也正常,但是他的病毒量极高已经达到了10的6次方,所以医生建议他进行治。
肝硬化的形成一般是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利于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在这种情况下,禁用干扰素,应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恩替卡韦终身治疗,并密切监测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相同点就是说明肝脏已经出现了癌变,从生物学角度来说,特征是一样的。
视黄醇作为HCC生物标志物具有很高的诊断潜能,具有90%的特异性,可用于区分HCC患者与健康个体,并且与患者手术后的总体存活率密切相关。研究中明显观察到HCC患者肝脏中类视黄醇储存水平显著降低,视黄醇代谢与HCC进展密切相关。相对于AFP,视黄醇和视黄醛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作为HCC患者存活时长的预后指标。
肝病发展的五部曲:携带者—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正常的肝脏在显微镜下就像一片树叶,而肝硬化是由于肝脏长期受到炎症,导致肝脏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这些组织就是肝脏里的“瘢痕”瘢痕多了肝脏内的肝细胞就被分成一块有一块不规则的形状,就成了一个“假小叶”,使得肝脏又硬又小。
当患者患有严重肝病时,肝脏产生的凝血分子减少,从而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流鼻血、牙龈出血、皮肤紫癜等症状。
视黄醇是什么
对于一些肝脏基础本身不太好的,或者是反复地出现感染或者是损失,那么出现肝癌的概率就会增加,尤其是身体出现一些异常信号的时候,千万不要硬扛,做到早检查早治疗:
五年以上的乙肝、丙肝患者及相应病毒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