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这话一点也不假。前不久小编看到新闻说,一个23岁的女孩便血3个月没在意,结果被确诊为直肠癌,她的患病原因和她平常的爱吃的食物有关。直肠癌,一个现代人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而今天小编就要跟大家具体的聊一聊直肠癌。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座精密运转的城市,那么结肠和直肠就是“回收站”与“垃圾场”。它们负责了消化吸收的最后一步,日以继夜地处理着我们的食物残渣。
1、局部扩散:先是肠壁内扩散,癌浸润至肌层后易发生血道转移,还可以侵袭整个肠壁乃至肠周围器官,如膀胱、阴道等。
2、淋巴道转移:直肠癌细胞沿肠壁淋巴道进入肠旁淋巴结,继而进入直肠上动脉或乙状结肠动脉旁淋巴结,至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进入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再到锁骨上淋巴结。
3、血道转移:多转移至肝脏,其次为肺,再为骨、脑、卵巢。
4、种植转移:癌细胞脱落种植在腹腔及盆腹膜形成结节。
1、遗传因素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恶变引起的结直肠癌患者外,其他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肿瘤史,这是直肠癌的病因之一。
2、血清胆固醇过低血清胆固醇过低的人直肠癌发生率较高。血清胆固醇低于110mg/dl的人,其患直肠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3倍以上。所以这也是导致直肠癌的重要因素。
3、高脂肪高脂肪和低纤维都是致癌物质或辅癌物质,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纤维素含量低的患者发病率明显高。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肠蠕动减慢,增加肠道毒素的吸收,加速直肠癌的发生。
4、憋大小便憋大小便是直肠癌的病因之一,因为尿液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均能刺激膀胱上皮发生癌变;粪便中的有害物更多,如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和次级胆酸等致癌物,若经常刺激肠黏膜也会导致直肠癌的癌变。
5、慢性结肠炎尤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其病程越长,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越高,20年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直肠癌的发生率约20%~40%。
1、防便秘
2、控制体重
3、多运动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并不“特殊”,我们通常都会忽略这些警戒信号。以下为结直肠癌早期10个值得注意的症状:
三是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这是大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检查,只要抽血就能检测,比较方便,但阴性也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结合多项检查评估。
蔡女士不禁疑惑,父母平时并无明显的不舒服,只是偶尔有轻微的便血,怎么就突然进展到了肠癌。检查医生解释,原来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甚至部分进展期的结直肠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具有特异性,如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因此及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十分重要。
治疗肠癌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I、II和III期患者常采用根治性的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根据癌肿所在部位确定根治切除范围及其手术方式。IV期患者若出现肠梗阻、严重肠出血时,暂不做根治手术,可行姑息性切除,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精准治疗使得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得以升级,给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梁军表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临床最大的任务,目前,结直肠癌已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导依据,选择更合适患者的药物,帮助临床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近些年,多个抗癌药已经纳入了国家医保,进口抗癌药也已实现零关税政策,但在国内基因检测的开展能力和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上海共识”强调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规范治疗,提倡疾病全程管理模式,注重融入肝转移诊疗的最新技术和方法,还增加了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建议,以期增加转化治疗失败患者后续治疗的选择,旨在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标准治疗,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在国际结直肠癌领域的影响力。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强调结直肠癌早筛早诊?
目前效果较好、研究较多的是外科和放疗的综全治疗,包括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三明治”式放疗等,各有其特点。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局部肿瘤浸润者、有外科禁忌证者,应用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当然对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建议每2年进行内镜检查,高危人群可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此外,心理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等情绪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长期的精神压力更容易导致肠炎和溃疡的发生,高压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得细胞更容易癌变。
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这也属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大肠癌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极易忽视。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最多见的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四期的患者一般都没有手术机会了,以化疗+靶向治疗为主,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寿命,减轻痛苦。最近的研究显示,有少部分四期的患者,也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有望得到根治。这部分患者指的是肝脏或者肺部,单发或者多发转移,但是可以转移瘤可以完整切除。这部分患者的预后非常不错,手术后可以长期生存。
因此,久坐不仅会影响组织器官供血,还会减缓肠道的蠕动速度,从而延缓肠道内的有害物、代谢废物的排出,时间久了,就容易刺激肠道,可能产生炎症甚至癌症等病变。
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40岁以后建议规律做肠镜检查
许多居民害怕结肠镜检查,其实这点不用太担心。现在内镜技术要比10年前提高了很多,内镜的质量也好很多。对于害怕肠镜疼痛,我们可以给予镇静、全麻等无痛内镜检查。当然,常规普通内镜检查是会有一些腹胀和轻微腹痛的不舒适感,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居民还是能忍受的。
▋▏为什么早筛作用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