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癌症,究竟是不是安慰剂?
近日,药监局批准了一款中药创新药淫羊藿素软胶囊上市,可用于治疗不适合或患者拒绝接受标准治疗,且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而淫羊藿正是中医常用的一款中药,这件事引起了热议。
中医治疗癌症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一些癌症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治疗也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能胜任日常的工作。
癌症初发的重要病机是致癌因素扰乱了相关脏腑功能,癌症发生后脏腑功能处于失调状态是其必然性,所以治癌必当调整相关脏腑,以恢复脏腑功能特性为目标之一。
中医治癌不求急功,缓而图之。用药切忌太过峻猛,以免进一步损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
化疗、放疗是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积极有效的方法,但化放疗,尤其是化疗是把双刃剑,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损伤正气、摧残免疫,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往往使有些体虚患者不得不中断化疗,也可使有些患者从此正气虚败,病重难返。那么,化疗、放疗损伤正气,具体损伤正气的哪个方面?言其补虚扶正补什么?十多年前某医院肿瘤科提出了化疗伤气、放疗伤阴的致虚学说,并制有协定处方,但其研究至今尚无定论。
误区1:中药越吃越健康,有药总比没药好
中药的抗癌优势是西医无法取代的。中药可养生和防病,费用低,副作用还小,具有长期和整体疗效,并可以实现个体化的养生治疗方法。而且对于癌症晚期患者,中医药还具有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独特优势。
2013年11月,79岁的李连达,在结束某一学术会议后,身体出现极度疲惫,但因先前答应前往广州参加会议,不想失约,便拒绝了医生建议他停工做检查的建议,带病前往广州,做完大会报告后,李连达体力严重不适,几乎无法进食时,当天紧急回京检查,最终被诊断为胰腺癌,且已经压迫胆囊、胆管、胰腺及门静脉,情况十分危急。
医生所开具的每张处方都是辨证后开的。中医讲究个体化精准治疗,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比如都是肺癌患者,病人体质不同、分期不同,所开的处方就完全不同,所以不要因为别人效果好,就随意使用他人的方子。
除了补气之外,还有医学家认为,黄芪中富含的硒元素,是抗癌元素之王。
预防为主,辨治癌前病变
面对生命威胁,王炳霖就像当初挽救妻子一样,在短暂的害怕后反而变得无所畏惧,于是他走上了自救之路,自己看病、自己开药,就这样神奇地打破了活不过3月的宿命。
为此,汤钊猷院士倡导"中国式控癌",提出"消灭"与"改造"并举。"改造"包含两个方面:
除了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黄芪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比如降血压、调血糖、抗氧化、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代谢等等。但是,黄芪具体怎么用呢?
而且相对于西医药物的专一性而言,中医的药材用途更加多样,就以本文中的黄连素为例,除了用来提取抗癌成分外,它本身也是一味相当有用的中药材,对多种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
比如,中医在治疗癌痛时,可以通过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有效缓解癌痛。此外,给患者服用逍遥丸、柴胡疏肝丸等中药,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目前西医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手段一般都有化疗。化疗的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想象不到。甚至有些化疗过后的病人说:自己宁愿放弃治疗,也绝不要再次进手术室。它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可见一斑。
全国名中医潘敏求指出:
扶正者,多以益气健脾、温阳补肾为主。多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同时兼顾补肾,用淫羊藿、菟丝子、枸杞子。邪实者,则以气滞血瘀,湿聚痰积,毒踞为主;且多以有形之邪为主,临床多见血瘀、痰积、毒踞。用水蛭、蜈蚣、莪术、赤芍、白芍、土鳖虫、猪殃殃、土茯苓、蛇莓、山豆根、败酱草、夏枯草、法半夏、白花蛇舌草等活化痰消积、清热解毒之品。
在攻邪抗癌维度的处方配药中,抗癌中草药的选遣当根据癌瘤部位、癌结特征、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选配。如食道癌以痰气结聚为噎,选配夏枯草、浙贝母、石见穿、硇砂等解毒化痰散结抗癌药;肺癌痰与毒结聚,配鱼腥草、夏枯草、蚤休、浙贝母、炒蜂房等解毒化痰抗癌药,我尤推崇炒蜂房,蜂房内之蜂巢其形像肺,取类比象用之确有疗效;胃癌以气滞毒结络瘀结聚,选配枸橘、藤梨根、乌骨藤、黄药子、莪术等解毒破结抗癌药;肠癌为气与痰湿结聚,选配三棱、莪术、土贝母、乌骨藤、枳实等破泄痰湿毒之聚;肝癌、胆胰癌,湿热毒瘀结聚滞气滞水,选配白花蛇舌草、天葵子、蜀羊泉、蚤休、鳖甲、蜈蚣等清热解毒、通络抗癌药,癌结滞水,配半边莲、半枝莲;乳腺癌气滞痰结毒聚,选配夏枯草、蛇莓、蜀羊泉、蒲公英、王不留行、蜈蚣等散结解毒通络药;宫颈癌毒瘀湿结聚,滞损冲任,选配蛇莓、龙葵、蜀羊泉、土贝母、全蝎等解毒通络抗癌药。
另外,李连达院士也不同意“西医消灭中医”或“中医吃掉西医”的说法,不同意中西医相互对立,互相排斥,互比高低,他真诚希望能将中西结合的观念传递给大家。
文:健康报记者 王建影
作者简介
实际上,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调控作用,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治疗肿瘤的思路近年来得到广泛尝试。而目前研究中,除了β-榄香烯,还有人参皂苷、黄连素、华蟾素等中药提取物,都能对肿瘤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中药被批上市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的适应症。有人认为中药效果甚微,就是专门给没救的癌症患者安慰剂,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甚至能拯救西医放弃的癌症患者。究竟谁对谁错呢?小艾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郁仁存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奠基人之一,他研究肿瘤50余年,治好了多位肿瘤患者。在央视节目《中医中药》里,郁老提到,对自己遇到的90%以上的病人,都会用到黄芪。他发现,很多肿瘤患者术后都会耗气伤血,脾肾也会有所损伤,所以他治疗这类患者时常会加入被气药黄芪,以达到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的效果。
1、泡水喝:取适量黄芪片,放进沸水中,盖上盖子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2、煎服:取适量黄芪和清水,煎后服用,简单快捷。
3、配伍:搭配红枣、枸杞、桂圆、人参等中药材,如黄芪枸杞红枣茶,可以明目补血;黄芪桂圆煮鸡蛋,可以补气养血、温暖心脾。
4、泡酒:取适量黄芪、白酒放入泡酒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
首先,黄芪具有活血补血的功效,因此容易上火的人、月经期的女性慎用。否则,对于上火的人来说,会加重症状,出现心烦、口干、头痛等症状。对于经期女性来说,会增加经血量,引起痛经。
其次,怀孕的妇女也不宜食用。有研究显示,黄芪中含有一定的致畸因素,体质不好的孕妇食用之后会增加流产、早产、畸形儿的风险。
[1]《出汗多、气虚? 赶紧用黄芪补一补》.羊城晚报.2018-08-03
[2]《黄芪不只补气,还修心》.生命时报.2017-04-18
[3]《这些年用错的补药 黄芪你吃对了吗?》.央视网.2020-05-06